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戏曲进校园更要进学生心里

2021-09-25 10:3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9月23日,2021年度湛江市戏曲进校园演出在市第一小学举行。(据9月24日《湛江日报》)

9月24日,《湛江日报》刊登了两条关于湛江戏曲的报道:一条是湛江粤剧团送戏到校园,粤剧老师们为学生介绍戏曲的种类和角色构成等知识,还让部分同学登台穿上“行头”,体验戏曲动作;另一条是“北家村红树林社区保护项目”人员通过在雷剧中融入蓝色碳汇等知识,向当地群众普及保护红树林的意义。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湛江,戏曲深受民众喜爱,成为展示本土特色文化的一大品牌。湛江被戏曲专家称为“全国戏曲园地的一块绿洲”,民营剧团多达200多个,有粤剧、雷剧、吴川木偶戏等著名剧种。其中,雷剧和吴川粤剧南派艺术,更是先后于2011年、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剧是广东省八大珍稀剧种之一,起源于雷州歌,是用雷州话为唱白的地方剧种,历经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四个发展阶段,到剧种形成历时300多年。雷剧表演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声腔有鲜明的民歌风格。吴川粤剧南派艺术是广东粤剧的一个流派,始于明末清初,以武功排场、筋斗把子见长著称,动作刚劲有力、舒张幅度大,唱腔以霸腔为主,字字千斤、句句火爆,具有场面气势恢宏、惊险紧张的鲜明艺术特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粤剧《寸金桥》成就经典、风靡一时;上世纪九十年代,雷剧《抓阄村长》进京“打雷”被传为一时佳话;近年来,湛江更是陆续推出了《岭南圣母》《户部黎公》《挖宝记》《梁红玉挂帅》《雷祖陈文玉》等舞台精品。

湛江戏曲文化如瑰宝,保护和传承已经“在路上”,戏曲进校园活动频频开展。但客观地看,目前仍处于“点上有突破、面上难展开”的阶段。尽管政策有要求、学校有意愿、学生有需求、业界有共识,但戏曲进校园依然推进不易。从表面上看,有学生课外辅导多、学业任务重、分身乏术、家长不支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究底,还是戏曲生态的问题。戏曲进校园,功夫在校外。全社会的戏曲生态好转了,人们听戏唱戏爱戏的习惯回来了,戏曲进校园才会顺水推舟。

“北家村红树林社区保护项目”人员往雷剧里加入蓝色碳汇等知识,便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戏曲应关注社会发展变迁,关切生产生活变革,关怀人们情感变化,时代在变,戏曲也应与时俱进,剧本更要有时代感。如今,随着“双减”方案落地、校内课后服务普及,戏曲进校园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教育部门和业界要好好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实现戏曲进校园常态化、特色化、普及化。戏曲进校园,关键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孩子们真正了解湛江本土的戏曲文化、热爱戏曲,进而促进戏曲的传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徐闻“与海南相向而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集中签约活动 总投资额402.93亿元
  • 破“土”成“金” 遂溪小甘薯成就大产业
  • 湛江市首批“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正式上线
  • 市文明办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活动
  • 春耕时节 插下希望的秧苗
  • 多个中华白海豚种群同日畅游雷州湾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