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封控区里村民们的“贴心管家”

——廉江市良垌镇湍流村封控区工作纪实

2022-05-15 19:39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记者李亚强 通讯员赖铭思 李海华 杨楚璐 图/记者张锋锋 通讯员宋果宇

“快来吃饭啦!”5月14日傍晚,李亚姨麻利地把荤素搭配合理的菜摆上餐桌,吆喝着楼上的丈夫儿子及家婆吃饭。一家人边吃边谈笑,除了不能出门,每天定时做核酸,他们的生活没有太多变化。这是发生在廉江市市良垌镇湍流村封控区内的一幕。

在封控区湍流村,杨增平(左四)和志愿者、医护人员在商量核酸采样的工作。

自湍流村被列为封控区后,全村村民按要求足不出户。来自良垌镇政府、廉江公安等各单位的党员干部,组成了一支124人的志愿队,成了封控区里村民的“贴心管家”,联动对接、送菜上门、协助核酸检测,照顾孤寡老人,严把每一个防控卡口,他们让这座村庄从疫情发生之初的“无序”拨回了昔日的“有序”。

良垌镇镇攻坚组成员黄帅上门派放食材,全身湿透。

挂点干部拼在“疫”线 4天顾不上换洗衣服

良垌镇执法队队长,综治办主任杨增平是该镇挂点湍流村的党员干部,“0506”疫情发生后,杨增平连衣服日用品都顾不上收拾,火速赶往湍流村,他见证了湍流村疫情之初村民的恐慌无序。

“听说封村了,我们都担心没物资,担心村内危险,先‘屯’菜,也有想外出的……”湍流村村民陈亚女说,但见到戴着红色党徽的挂点干部杨增平后,我们心里安稳了下来,都是平时村里常见党员干部,他们说话靠谱。抵达湍流村后,杨增平与其他党员干部在湍流村竖起了临时党支部党旗,把村委会设为了战“疫”临时指挥部。面对村民的恐慌无序,杨增平带着最初仅有的10多名党员干部拿着喇叭不惜奔跑,从声音洪亮到声嘶力竭,不厌烦地给村民们讲形势、措施,防疫要求,把村民一一“劝”回家,第一时间减少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党员志愿者杨增平正在搬运猪饲料进猪场。

“请你派人到防控卡口接物资!”“村头有户关了门,怎么敲都没人应。”“有户村民反映家里人多,请求能不能多发点物资”……无论是白天还是凌晨,作为湍流村临时党支部的副书记,熟悉湍流村的挂点干部,杨增平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每天除了战“疫”临时指挥部和队员协调工作,就是巡逻到户解决各类问题。进入湍流村的前4天,连轴转之下,他4天睡眠不足15小时,因没有带衣物,也忙得顾不上洗澡。直至第5天,经妻子送出的衣服经层层检疫送达封控区,他才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良垌镇镇干部黄汉杰和黄帅同志在在白鸽港防疫卡点搬运湍流封控区五保户需求物资。

“网格化”管理  “大白”管家最贴心

“这些天,还好有你们照顾,要不我这个老人家都不知怎么生活了……”湍流村封控管理后,家家户户被贴上了“封条”,80多岁的杨婆婆与平时照顾自己的孙儿被“隔离”开来。长期卧病在床的她等了大半天,不见孙儿送饭来,想要呼救却迈不动身子,发出的声音也是软弱无力……

黑暗中,她听闻房门被打开,3名穿着防护服的“大白”走了进来,有医护人员为她做核酸,也有党员干部为她端上了温热可口的饭菜。

而这其中,一名25岁的党员干部与他孙儿年龄相仿,他的名字叫黄帅,是良垌镇党建办科员,去年刚参加工作,目前还没正式转正。自5月9日支援湍流村后,黄帅成为了防控区“攻坚队”最年轻的队员。“我年轻,能跑,应该多干点。”防疫中,不仅上户照顾老人有他的身影,深夜搬运物资、防控卡口值班、甚至为群众上门喂养鸡鸭,事无巨细,哪里需要,那里就能见到“攻坚队员”小黄。

为让村民们能安心居家隔离,湍流村的“临时管家”们,用足了心思,他们把这条小村庄精细分为了“ABCDEFG”共计7个区,每个区均有专门的党员干部负责。村民有困难除了拨打电话“呼叫上门服务”外,片区内还有戴着红袖章队员,随时为村民服务。

“虽然现在足不出户,生活相对枯燥,但对比起村内抗疫队员们,我们已经很幸福了,我们坚决配合抗疫工作,安心隔离,争取早日解封!”村民们一句句温暖的点赞,打破了疫情的阻隔,让爱温暖流动。


编辑:吴文静、陈志迅
值班主任:罗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十四小开展“中国航天日”宣教活动
  • 赤坎金沙湾公交候车亭惊现“火烈鸟”
  • 荒地变粮田  遂溪垦造水田10400多亩
  • 今年华南前汛期的雨为何这么多?
  • 中国展商闪耀汉诺威工博会
  • 第135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