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青年制片人、编剧王懿之用影视作品讲好湛江故事

2022-08-24 11:1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曹龙彬 实习生陈思滢 图/记者曹龙彬

“《半岛的月亮》叙述的中国新农民的传奇故事,反映了时代的转型变迁,也是中国新农民的成长之路。该作品对于研究雷州半岛乡村发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日前,谈及本土长篇小说《半岛的月亮》的改编工作,湛江青年制片人、编剧王懿之难掩激动和喜悦。

据了解,《半岛的月亮》是湛江籍作家曹林光的作品,2022年初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今年3月,该长篇小说被王懿之看中,随即启动电视连续剧改编工作,目前剧本初具雏形,分为24集展开,已被推荐申报2022年中国“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有望年底完稿,将成为湛江首部以乡村为题材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剧本。

王懿之(前一)参与剧组拍摄工作。

因一片海,与湛江结下良缘

自小在湖南衡阳长大的王懿之,在上高中时受师姐邀请前往湛江游玩。看惯了家乡重岩叠嶂的山城景色,他一来到湛江便爱上了碧海椰风的美景。2011年高考时,他毅然选择南下来到这座海滨之城求学。

2011年11月,还是岭师大一萌新的王懿之,受到同校师姐吴水仙创业经历的启发,便在校园内成立工作室,负责承接校内活动策划、视频拍摄、动画制作和网络杂志设计等活动。原本只有10来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加入工作室,后来不断壮大,规模最大的时候近百人。工作室以“创意新视界”为口号,希冀打造一个浩瀚多元、创意无限的文创空间。

2013年,王懿之及其团队成员开发了微校APP,分享各自学校的新闻趣事、图文和视频动态,获得了广泛关注。付出也有回报,在大学创业期间,王懿之先后获得中国服创大赛三等奖、中国南方海谷杯一等奖、挑战杯省赛银奖、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团队奖等荣誉。

不满足于现状的王懿之于2014年7月入驻湛江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申请注册公司,致力于打造以影视+游戏+直播为核心的泛娱乐内容VR平台,作为中国海博会重点推荐单位,获得政府领导及嘉宾的一致好评。

提起自己的创业心得,王懿之认为创业者最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自己的兴趣、特长,认识和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业,切不可盲目随大流。

王懿之伏案创作剧本。

华丽转身,用电影传达文创理想

2017年,王懿之遭遇创业瓶颈期,也是他创业转型的关键期。VR市场拓展缓慢、自身核心竞争力不足等原因让王懿之不断思考自己的创业方向。

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喜欢电影艺术的王懿之选择转型进行影视创作。他前往北京参与“新文艺电影人才培训班”,后又转到了浙江、深圳、佛山等地影视剧组参与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制作等工作,学习电影制作的方法技巧。期间,他决定做一个电影人,用电影表达自己的想法,传达自己的声音。这也符合他初期创业的初衷——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创意宇宙和维度,而电影就是那一个宇宙。

经过两年的潜心学习、苦心孤诣,2019年王懿之回到湛江,并参与《隐秘的角落》《愤怒的黄牛》等影视剧的拍摄工作。《隐秘的角落》一炮而红,也让王懿之对于自己的第二家乡——湛江产生了由衷的自豪感,并且让他坚定日后的电影创作方向——挖掘湛江本土文化资源,用电影展现湛江这座有温度、有故事的城市形象。

2020年初,他完成了自己系列电影初女作《广州女子图鉴》《湛江女子图鉴》的剧本创作。这是一部根据自身经历改编的都市爱情题材电影,在后期的拍摄过程中还出现了投资方撤资,让剧本的拍摄面临资金断链的问题,但为了完成这部电影的拍摄,王懿之克服困难,多方募资,最终完成拍摄,并定于今年下半年上映。

回想起那段经历,王懿之说支撑着自己的或许就是那口气:想要拍出自己的处女作,努力将阻碍自己电影之路的石头搬开。

扎根湛江,讲述湛江的人文故事

2020年,观看了电影《八佰》后,王懿之也萌生了拍摄一部关于湛江本地的抗日题材电影。他认真观察发现,抗日题材的电影一直偏北方化,很少有讲述南方地区抗日历史的影视剧,而湛江的广州湾在革命战争历史中又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展现湛江本地的抗日历史,王懿之深入战争遗址进行调查,多次访问专业的历史学者,查阅了许多关于广州湾的相关史料。通过一年的学习和调研,王懿之和其团队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了《广州湾风云》剧本的创作,并已在广电总局备案。

“在一次阅读分享会上,浏览了曹林光老师的《半岛的月亮》,我就深深地爱上这本书,特别喜欢里面的人物和故事。这不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本吗?于是有了改编成连续剧的冲动。”2022年,王懿之开启了本土长篇小说《半岛的月亮》的剧本改编工作。与之前电影制作不同,《半岛的月亮》是一部讲述南方乡村人生百态的连续剧,这也给了王懿之新的挑战:连续剧的篇幅长,文字工作量大;剧中人物的刻画要更加的立体、丰富,要经得起观众的考究;剧本的情节要合乎情理,人物的行为动机需要做到逻辑自洽。为了改编好这部剧本,王懿之多次走访和调查湛江本土乡村文化,去观察每一位村民的举止形态,并将这些细节认真地记录下来,以便让湛江劳动人民的精气神得以在屏幕中展现。

“这部小说对雷州换鼓、雷州石狗、雷州的婚嫁习俗、半岛的捕鱼生活、半岛的种植养殖等风土人情,有着丰满细致的叙述和描写,是对岭南文化的一个审美展现,也是对岭南文学和乡土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王懿之说,改编《半岛的月亮》,将在此基础上融进当下乡村振兴的很多元素,比如雷州龙门镇潮溪村的古村落文化、雷州龙门镇足荣村的旅游文化、雷州沈塘镇后山村的蒲草文化等,全景呈现雷州半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文化现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对于王懿之改编本土长篇小说《半岛的月亮》,广东写作学会会长、湛江作协名誉主席刘海涛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创作探索。“前不久,中国作协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改编乡村题材小说《半岛的月亮》就是一种积极的响应,也是湛江乡村文化的一次很好展示。特别是以电视连续剧的形式呈现,填补湛江乡村题材长篇电视连续剧的空白,非常有意义。”

坚持电影之路,坚守那份清贫。王懿之将继续以电影理想为旗帆,继续在电影之路砥砺前行,助力推动湛江影视文化和影视产业繁荣发展。


编辑:张雅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十四小开展“中国航天日”宣教活动
  • 赤坎金沙湾公交候车亭惊现“火烈鸟”
  • 荒地变粮田  遂溪垦造水田10400多亩
  • 今年华南前汛期的雨为何这么多?
  • 中国展商闪耀汉诺威工博会
  • 第135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