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参加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五朝元老”
●年年参赛,届届拿奖,创造全省记录
日前在中山结束的第26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来自湛江市八小的12岁六年级小学生陈顺再次成为“明星”,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五届参加该项大赛。
更令人惊叹的是,作为“五朝元老”,陈顺每次参加省大赛至少都拿回三等奖;今年,他又获得了学生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省一等奖,同时被广东省实验中学授予“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创新项目”荣誉证书,获得毕业后直升该校就读的资格。

【印象】
头脑+四肢都“发达”的体育委员
在人们过去印象中,发明家往往是戴副眼镜,身体瘦弱,一副斯斯文文的模样。陈顺却是个“另类”,1999年出生的他,身高已经达到1米65,“我的身高,在全班也是排前几名吧!”陈顺身体显得非常健壮,稍微有点“超标”,看上去显得很可爱。难怪参加省比赛时,那些专家评委们都纷纷昵称他为“小胖墩”。
陈顺不但会搞发明创新,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在前列;而且爱好广泛,篮球、溜冰、游泳、书法、漫画等样样在行。他开朗活泼,担任班上的体育委员。
【发明】
注重观察生活小细节
陈顺今年获奖作品是《实用电工钉线槽专用钳》,这是他注重观察生活小细节的发明成果。
原来,陈顺的二伯去年在布装钉线槽时,一不留神用锤子误伤了自己拿钉子的手,顿时红肿了起来。陈顺看了很心疼,皱着眉头想:电工师傅在日常工作中,时常要布设电线线槽,在布装钉线槽时常因墙体硬、钉子小、线槽窄、手指粗,在用铁锤敲打钉子时,往往因用力不当或准确度等原因误伤了拿钉子的手,还很容易出现用力过大,把钢钉敲断后钢钉飞出伤人的危险场面。
“假如有一种工具可以代替手来‘抓住’钉子和压住线槽,那么手就不容易受伤,钢钉也不容易敲断,操作起来方便多了!”陈顺把传统常用的尖嘴胶钳的上半部份折成弧形,并在钳嘴处钻个小的圆孔;并以圆孔为圆心,冲成扃圆形。敲钉时,用钳子钳住钉子按压住线槽,再用铁锤敲打。陈顺另外还在钳的铰合处放一小圆形磁铁,吸附小钢钉,方便取钉,提高效率,减少在梯上爬上爬下取钉的时间。
“我的小发明,给装修工人使用后,都认为很实用,特别是电工师傅,在钉线槽板时觉得最方便!”
【梦想】
喜欢动脑子将来想当科学家
陈顺的爸爸是教体育的,妈妈是数学老师。生长在“园丁之家”,父母都对陈顺很开明,从小就支持儿子开动脑筋搞发明。
陈顺从小就喜欢动脑子,勤于观察生活和动手实践,“在家里,我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平时收集起来的齿轮啊、钉子啊等备用零件。我经常喜欢拆旧灯泡等什么的,有时候也帮同学修些小玩意。自己压岁钱也留着,去买一些制作东西用的必要器具和设备。”
每年,陈顺都会主动寻求父母的“经费支持”,订阅《科普世界》、《快乐科学》等杂志,有时候也另外加订文学类期刊。“有次,我去亲戚家串门的时候,搜出一大堆科普类的旧书籍,简直像找到了宝贝,高兴坏了!”陈顺说。
2007年,陈顺还不到8岁、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参加了第22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为当年全省年龄最小的参赛者,还拿了个三等奖回来。从此,陈顺“一发而不可收拾”,连续五年,年年参赛,届届拿奖。
陈顺从来不喜欢“死读书”,即使是现在到了六年级,升学考试压力增大的时候,他也打球,照玩不误,照样利用课余时间钻研小发明。
谈到未来,陈顺认真想了想,爽朗地说:“现在,我还要好好学习。将来,我想当一名科学家,发明更多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