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那字地名何其多

2012-03-11 16:5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庞观灿

我市带“那”字的地名很多,如徐闻有那加,海康有那稳,廉江有那良,吴川有那罗、那蒙、那寮等。据中山大学司徒尚纪教授的统计,徐闻带“那”字的地名有56个,海康有30个,遂溪有8个。笔者曾作过统计,从黄坡镇到吴川市区这么一条10来公里的路段,那蒙、那界、那良、那郭垌、那禄等带“那”字的村地名竟达7个之多!由此估算,我市带“那”字的地名当在百数以上。

带“那”字的地名为何这么多呢?

这还得从湛江的古代历史说起。岭南地区在远古时代就居住着古越人的各个部族,统称为百越人。百越人一部份被汉化,一部份则分化为黎、瑶、畲等族,古壮族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属粤西地区的湛江,就是这些古壮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

古壮人的语言,属壮侗语族。他们称母亲为“那”。吴川地区现在仍有人称母亲为“那”;广东人和部分广西人,把雌性动物称为“乸”,如鸡乸、鸭乸、牛乸、老虎乸等等;雷州话称祖母为“呢”,也与“那”音相近。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古壮语的遗风。

古壮人很早就学会沿着江河流域开垦田地种植稻谷,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化。他们认为田地就像母亲一样养育他们,所以他们也称田地为“那”,体现了先民对田地的崇拜。对于地名的命名,为人们所熟悉和崇敬的田地(那),自然就常用、多用。尤其在南路东部山区两侧的天然交通线一带,因是古壮人稠密聚居的地带,竟形成“那”字地名集群,例如吴川有那六、那亭、那界、那良丙、那津、那陵、那邹、那贵洞、那西村、那林;电白有那关岐、那禄山、那岩……;茂名有那田、那楼峒……;阳春有那魁、那庆、那抉等等,皆在鉴江和漠阳江流域水稻产区。而“那”字地名比粤西地区还多的地方,则是十万大山的两侧(因为那里也是古壮人稠密聚居的稻作区域)。对此,司徒教授亦有精彩的论述:“……那里也是那字地名策源地。而在广东境内,十万大山东侧的80~90公里范围内,‘那’字地名数以千计,与十万大山平行分布,如影随形,至为触目……”(见《广东文化地理》第360页)。司徒教授还精辟地指出:从以“那”字命名的地名内容来看,“那”不单有田地之意,实包罗万丈,异常丰富。以“那”字命名的地名,有农村、墟市、城镇等等。从那字地名的分布聚集,可知古越族的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组织已很健全,长期活动于一个比较固定的地域,进步到一定成熟阶段。

随着历史的发展,土著壮人逐渐被汉人同化。但古老的地名仍作为底层文化保留下来,并发生更替现象,使得很多现代的地名既保留有古壮语成份,也有后来汉人加上的汉语成份。比如,廉江的“那良”,“那”就是古壮语,是田地的意思。“良”是汉语,“那良”就是“良田”的意思(壮语有倒装修辞法);又如我市的“特呈”,“特”是壮语,是地区的意思。“呈”为汉语,当是“陈”之谐音(整个特呈岛的人都姓陈)。故“特呈”即有“陈姓人居住的地方”之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