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年例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

2012-04-09 10:2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陈立华

 

【年例宴客】

过年例的重头戏

宴客就是所谓的“吃年例”了 ,这也是粤西人现在过年例的重头戏。宴请客人,这是年例活动中的一外最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为神准备的丰盛的供品,在神的面前大大方方地摆放了一阵以后,又丝毫无损地拿回了家,经过一番深加工,摆到了餐桌上,让客人大鱼大肉大食一餐。

年例请客可不像目前一些人为了求人办事那种宴请——具有明确的走人情的目的,年例请客似乎是为请而请;来的客人主人不必熟悉,甚至从没听说:随着亲戚或朋友来了,一概欢迎,甚至多多益善,来客越多摆的台数越多就证明该户人家越兴旺。相反,谁家来的客人少,会感到门庭冷落。这到底为了什么?大概为了庆祝旧一年的顺利和祈求新一年的吉祥,为了一种人气。这显然也是一种遗风。

陆游就赴过类似的酒宴。他在《游西山村》诗中曾写道:“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古朴风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花明一村”。写的是当时的农民在祭祀土地神的社日到来之前慷慨待客,庆祝丰年的情景。陆游吃了农家鸡宴以后,深感纯朴和热情,所以诗最后竟写道:“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年例文化】

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

年例是广东湛江、茂名地区民间过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也是粤西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

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尽献于众。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跳花棚、飘色、舞春牛、舞龙、舞狮、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

其中尤以粤剧最为受欢迎。粤剧本地俗称“大戏”,是各地年例日必备的表演节目。一般在年例日前后连演数天,观者络绎不绝。此外,醒狮班前来舞狮助兴,也是年例日的必备项目。而现在做年例,多数是为庆祝生活水平的提高,祝福好日子长久,显示城乡的喜庆与社会的和谐。近年的“年例”期间,广东、广西有近百个粤剧团活跃于粤西地区各村庄演出。在粤西地区,传统粤剧依然是农民最喜爱的一种文艺节目,特别是每年年例,有时一个村就有二三台大戏一起做,农民看大戏比城里人看流行歌星演唱会还要热闹。村民做“年例”,除保留一部分传统节目外,粤剧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每到年例期,每村每镇都搭起戏台,张灯结彩,各类粤剧团活跃于各乡镇演出。有些乡镇的年例还请来省级一流的剧团演出,甚至一些“大佬倌”也被特邀前来助兴。台上鼓乐喧天,演员唱得声情并茂,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年例展望】

融入文化内涵将促进湛江特色旅游

年例是粤西一带独特节日,它不比春节、中秋等全国性的节日范围之广,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都是传统的习俗。就像傣族的泼水节,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至于庆祝的形式,也表现出了乡村人的淳朴、厚道、热情、乐观的精神状态。许多办年例的人认为办好了年例就能够保证今后的一年风调雨顺,虽然不科学,但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不知支撑了多少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年例的独特性也增强了当地人的一种乡土优越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节日,无疑是值得自豪的。

粤西的“年例”节,以独具地方特色和传统的“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一些民俗专家和学者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粤西地区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再加上特有的“年例”风俗,特色旅游将有广阔的前景。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