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教育局、人社局、招生委印发了《关于201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湛教[2012]76号),与往年相比,我市今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主要作了部分调整:除优质普通高中学位分配的比例从去年的20%,提高到今年的30%外,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今年还将严格控制择校生比例:省一级学校控制在20%以下,市一级学校控制在15%以下,县一级学校控制在10%以下。
据了解,从2012年秋季开始,我市将严格控制择校生比例并停止部分学校招收扩大资源生。一是降低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比例。二是停止市直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引进社会资金新增教育资源的扩大资源生。
中考招生政策的新变化在引起市民的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湛江网友的广泛热议。严控择校生做法是否妥当,又该如何把握管控力度?来听听网友的声音吧!

声音:择校就是在拼爹
有网友指出,国家早就提出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要严格执行“三限”(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但“择校生”问题没有得到遏制,其加大了校际间差距,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严重地损害了国家政策、法规的严肃性。此为,有不少网友希望湛江实实在在落实有关政策,阻住择校黑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优质的师资、教学资源都集中到了重点学校,这对就读于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网友“雨过天青”认为,高价的择校费对于普通家庭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凭什么有钱人能择校,而穷人就只能被择校?同时该网友还指出,择校说白了就是在拼爹,且容易造成教育系统的腐败。
建议:应均衡社会教育资源
在择校生比率是否受到严格控制这一问题上,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的声音。有网友直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的传统思想,家长希望子女能在更好的学校就读是人之常情。同时还指出,择校的根源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如果不能彻底改变现状,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择校生”问题。
网友“开到荼靡”坦言,“如果我有孩子,且有能力让他去好的学校,那肯定会不遗余力择校。”“开到荼靡”建议,学校和政府应该把注意力转向如何均衡各校师资和教育水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择校问题”。
“砸锅卖铁也要择校,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尽如人意。” 网友“小飞象”表达了对当前教育环境的担忧,他说,能去到一个校风校纪相对好些的学校,“做家长也不用整天担心吊胆啊。”
围观:存在即合理 适度把握
网友“长江七八九号”认为,存在的事物必有他合理的方面,择校问题要控制,把握适度就行。
为何社会会长时间存在择校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对此,热心的网友也见仁见智,表达看法。其中,网友“长岛冰茶”认为,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匀所导致择校风盛行的主因,而仅仅靠各种限制来遏制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掩耳盗铃,不见得是对考生的公平,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补充教育资源,让各个学校的师资实力平衡,这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策。但面对现实,最应该做得还是逐步调整择校生比率,为更多学生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