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农村小学也有自己的苦衷
记者了解到,附城镇位于雷州东北部,人口有十七万,是雷州市第二人口大镇,这里经济相对还很落后。据了解,当地许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英山小学的学生有部分为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父母的爱,社会的爱。通过这次与孩子的对话,他们谈最多的是与父母一起出去玩。儿童本应天真活泼,英山的孩子似乎缺少一种东西,让人心疼。一年365天,只有6月1日才是儿童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不仅仅是儿童的节日,大人们有没有放下浮躁与功利,真正做到尊重儿童、为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为孩子给予更多的爱和关心。
孩子们回家后,记者向陈小珍、蔡庆华两位老师探询两个问题,一个是同学们说自己的愿望时,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把学业成绩放在首位,两位老师都表示作为学生,这样的想法不可厚非,但也坦承了从学校到家长都有严重的“应试教育”思想,因为,很多家长期望孩子能靠读书“出息”。
另一个问题是儿童节集体活动过少,他们说,学校规模越来越小,经费紧张,另外,基于安全问题,也不敢搞大型的集体活动。
记者手记:至少还孩子们快乐的一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农村的孩子也知道“六一”儿童节,但这个节日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而言,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节日。他们每年的“六一”都是在平静中度过的,父母不会送他们礼物,学校也不会搞什么活动来为他们庆祝,甚至有些学校不给学生放假,孩子们照常上课,照常做作业。孩子们对这一天也没什么期待,这一天与平常普普通通的每一天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日历上的这一天是红色的,上面写着“六一”国际儿童节。
许多农村孩子,他们不知道儿童节的来历与意义。当城里的孩子用歌舞、书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欢乐和幸福时,农村的孩子却在家里喂猪、放牛、割草、干农活儿、做家务,过早地挑起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符的家庭重担。他们不过儿童节,他们也过不起儿童节,因为即便是平时必需的学习用品,他们也买不起。在节日里得到一份礼物,那是极其奢侈的愿望。
城里的孩子与农村孩子的生活水平至少在目前还会有差距,人们对“六一”的关注和关爱到达不了农村这偏远的、被遗忘的角落。
当有一天,农村孩子的“六一”能够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与关爱,当人们不再为城市锦上添花,而是为农村雪中送炭,当农村孩子也能够像城里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快快乐乐过“六一”时,这个节日才算是真正地彰显出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