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难保障 严格控制运营成本
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线。在环卫市场化的道路上,企业面对的除了有各项完成任务指标外,还有效益问题。国内一些环卫市场化先行的城市中,就曾有因效益问题最终导致企业选择退出个案。效益,也因此成为环卫市场化道路前方的一道坎。
彭门玉指出,企业效益受损源于两方面,一是企业不了解情况盲目投标,另一方面则是政府财政预算不足。
“有的行家想先抢占市场,因此在招标时报的价位偏低,时机成熟后再调整收费,这种做法很冒进,也不可取。我们公司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在招标时,我们就来到现场了解情况,权衡双方利益,并将各种风险要素纳入考虑范围,以湛江的标准制定了方案。”她说。
彭门玉指出,任何企业想取得效益,都需要通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来实现,做到“管理出效益”。
“大至人员的调配,小至车辆的油耗和设备的维护,公司的运作各个环节都需要优化管理才能获得效益。如果盲目计划,不依靠管理的手段,企业的效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彭门玉说。
环卫设施跟不上 盼政府加大投入管理
环卫市场化的道路上,配套设施是一道不得不迈过的坎。迈过这道坎,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参与。
“现阶段,配套设施没有跟进,我们开展工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市民的卫生意识普遍不强,前面扫后面丢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阻碍遂溪环境卫生前进的因素。”彭门玉说。
据了解,遂溪县委县政府现已下定决心跟进配套,与企业一同迈过这道坎。遂溪县公用事业管理局副局长龚有才指出:“尽管环卫外包,但政府不能把市场化看作为‘卸包袱’而撒手不管,也不能依赖公司就减少环卫事业的投入。”
龚有才告诉记者,目前遂溪投入近30万元配置垃圾箱的方案已通过审批,2所垃圾中转站也进入了选址阶段,6月份遂溪还将出台门前“三包”新规。此外,遂溪还在制定泥头车管理方法,要求泥头车达标后才能进入县城。
“城市的环境卫生还需要依赖硬件配套跟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配套跟进了,遂溪的环境卫生会更好。”龚有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