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 高考结束了,这对很多考生来说,仿佛举重成功的运动员放下手中的杠铃一样,全身心来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释放和放松。但对于一部分考生来说,高考的结束,并不是“解放”的到来,而是“煎熬”的开始,原因是自我感觉考得不理想。
笔者的表妹也是“不理想”族中的一员,据二姑说,回家这两天,总是闭门不语,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该吃饭时不吃,该睡觉时室内还是灯火辉煌……
笔者虽然没有参加过高考,但弟弟妹妹读高中的三年却是笔者全程“跟踪”着的,因此深深感触到学子们挑灯夜读的辛酸,深深体会到六月一考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寒窗苦读十多年,一炮打响固然可喜,但命运有时就是喜欢和人开玩笑,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每年都有很多平时发挥不错的考生考得不尽人意。看得开的,会报以一苦笑了之,看后让人唏嘘和惋惜;看不开的,倍感失落,灰心丧气,对人生充满迷茫,长时间陷入一种自责、懊恼的生活状态中,不能自拔,更严重的甚至会感到世界末日的来临,干出傻事的都有。
笔者觉得,只因“考差点”,就如此“折磨”自己,实属不划算。因为,你不但是折磨了你,你的亲人其实也在跟着你受罪,看到你茶饭不思,郁郁寡欢,你说,他们能吃得好睡得香吗?考差,是不容改变的事实,你乐观也好,悲观也好,他都是这个结果。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笑对现实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砍。重整旗鼓,明年再来,或许能考到更适合自己心仪的院校,为今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埋下伏笔。记住:磨刀是不误砍柴工的。
放眼过去,经历过高考失败洗礼的名人可谓是比比皆是的。某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曾在1978年和1979年两次参加高考,都名落孙山。但怀抱着“不断面对失败的人,成功的机会比普通人多得多,有志向的人,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信念,终于在1980年又一次参考,终于成功考取了北京大学;著名演员陈建斌自己第一次高考时也经历了失败的洗礼,直到两年后,他才考上中戏的。
当然,复读并不是高考失利者的唯一选择,如今是多元化的社会,条条大道通罗马,处处都有你施展身手的舞台,只要你抓住机遇,努力添砖加瓦,也能筑起事业的高楼。
可见,高考失利并不是“俗人”的专利,原来很多名人都经历过,且都勇敢地度过了人生的那道坎,最终成为了星光熠熠的人物。这说明了,失败,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命运,失败,并不能说明你是不行的,而真正决定命运的是你勇敢对待生活、对待失败的态度。
高考失利的学子们,你现在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在“自我精神摧残”吗?快出来吃饭吧!你爸和妈正在你门口焦急地踱着万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