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随着大学的扩招,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出现了就业难现象,很多还不如技工香。但每年的高考仍高烧不退,高考热该降降了。(详见《湛江日报》《热评》6.11)
看了水木先生写的《高考热该降降热》一文,笔者深感共鸣。纵观近十多年来的高考,大家不难发现一个现象:高校几乎年年扩招,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但报考人数却年年创新高,只是近两年才有稍微缓和的迹象。笔者觉得,造成高考高烧不退,人们“升学观”在做崇是主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学子盲目跟读,促使高中学位激增。摆在初三毕业生面前的一般有三条路:走上社会;读高中;读技校、中专。按道理推断,厌学的一般会走上社会;读高中的都是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读技校、中专的一般是成绩平平的或是较差的。但由于有很多学生对中专、技校的鄙视,再加上如今很多家庭的经济状况不错,在消除了经济顾虑的前提下,他们纷纷盲目“跟进”了高中,然后“混进”了三流大学。直到大学毕业时,才觉得自己肚子里“空空如也”,就业时多碰壁也就在预想之中。其实,技校、中专才是这类学生的最佳选择,虽然他们文化成绩较差,但很多学生在动手操作、个人特长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假如去中专、技校磨练几年,肯定是社会某个方面的人才,只可惜,他们选错了路。
第二,家长对高校过分崇拜也是主因。在很多家长看来,大学毕业证书就是就业的“绿卡”,只要读了高中,考上大学,今后就肯定能吃香的、喝辣的。但他们却不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无论孩子的成绩多差,都被硬生生地推进高中,后果大家可想而知了。
可见,要想给高考降温,必须从纠正人们的“升学观”开始。希望家长们为初中毕业生选择道路时,切记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三思而后行。一不小心,也许一名优秀的技工人才就会毁在你手上,而社会上却多了一位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