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青瓜事件出考题,一方面该事件能结合中考应用考点考纲,另一方面主要是想借此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昨日上午,在记者专访今年中考政治考题的两位命题老师时,他们如此说。
青瓜事件折射出亲社会行为
来自湛江二中的命题者陈百合老师称,她一直很关注湛江晚报的报道。“当时就和湛江一中的命题者林穆标老师商量,‘青瓜事件’可以拿来出考题,同样爱看湛江晚报的林老师和我一拍即合。”
陈老师称,基于中考的考纲和考点,联系实际生活,他们发现,“青瓜事件”不仅影响大,引起广泛关注,周女士更是好人好事的典型代表。“事件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时效性很强,很有新意,贴近学生实际,能引起共鸣。”
林穆标老师也称:“更重要的是,我们看中这个事件能折射出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中学政治的一个考点。借周女士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在学生答题的同时,希望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
陈老师称,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如帮助、合作等。“青瓜事件”主角周女士的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题目并不难,但是题目折射出的东西就太多了,夸大一点来说,就是小我和大我的取舍;现实一点来说,在社会生活中,彼此谦让一下,很多矛盾纠纷就会化解,周女士的行为让我们发现了身边的美。用这个例子来教育学生,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
通过考题教育感化学生 培养公民意识
记者从考卷上发现,不光是“青瓜事件”上了今年的中考政治试题,本报报道的闯红灯事件、学生开电动车事件等,都在考卷上有所提示。
对此,林老师称,近年来中考命题素材有部分来自媒体新闻报道,中学毕业考试作为检查教育成果的一方面内容,“在出考题的时候,考点很重要,但我们更多思考的是,这个题目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在理解、应用和实践中,学生能从中学到什么,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周女士买青瓜事件能感化到学生,培养他们公民的意识,我们从考题去慢慢引导学生,这是一个思想品德的德育教育,榜样的力量很强大的。”陈老师称。
“考卷上像青瓜事件的题目很多,都是来自媒体报道,题目突出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性,也落实了政治课的导向性,通过考题教育感化青少年学生,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引导和培养很重要。”
关心身边事 参与公益活动 父母应以身作则
聊到周女士用实际行动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事情时,陈老师则建议,作为父母,应该带领小孩多关注家乡发展,用实际行动多参与一些公益活动。
“如今青少年关心娱乐时尚的新闻比关心时事、身边发生的事情要强得多,我们通过出“青瓜事件”这样的题目,希望能引导学生多看书读报,学会关注身边小事和社会时事,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建立一种公民意识。”
林老师还称,如今大部分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性格上相对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发现,他们对关心他人和关注社会的自觉性,相对较少,能像周女士一样参与社会实践,就更少了。作为父母一代,首先要自己树立榜样,读书看报,用一些生动的例子去教育自己子女,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尤其是独生子女,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点尤其重要,如今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它已经不再是父母那一代的社会,纷繁复杂,各种信息交错,引导和培养好青少年,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来说,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