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高考作文“鸭蛋多”,耐人寻味

2012-06-27 17:33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欧春智

据《南方网》报道,今年我省高考满分作文仅15篇,但零分作文却有1670多篇!作文平均分为37.8分,为近年来较低的一年。

用今年高考作文的相关数据和往年的相比,确实显得有些“极端”了。满分作文变少,零分作文变多,且作文平均分比去年也下降了3分左右。当然,数据上的整体下降,肯定说明了一个问题:今年作文“难”写。但是否还说明了别的问题呢?确实值得我们去探讨一下。

笔者把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和往年的比对了一下,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材料PK命题。往年的考试作文,从小考、中考到高考,几乎都是命题作文,这无形中给师生们“固定”了一个模式,无论是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或是期末作文复习时,都得牢牢抓住命题作文的训练才“科学”哦!孰不知,考试作文命题的“固定式”、“常态化”,在无形中禁锢了老师们的作文教学理念,束缚了学生的灵活机动性及创新思维能力,一遇到像今年这样以新材料命题形式的作文,便无从下笔,当然,“多吃鸭蛋”也就无足为奇了。

更让人堪忧的是,为了“走捷径”,“见效果”,追求所谓的“作文高分”,很多学生从小学起就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名“背作文”高手。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的各背几篇,每逢考试都“高枕无忧”,改头换面一下就能“套”上去了。一篇《我学会了洗衣服》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六年级,实在让人无语!如此“走捷径”,“拿高分”,其实等于把自己推进了写作的死胡同,遇到像今年高考那样不易被“套作”的作文,就得碰壁了。

为何如今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爱念作文呢?笔者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年考试命题作文的常态化;二是某些老师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暗示学生念作文;三是课外活动少,写不出充满生活味的文章。像如今很多学生所写的《记一次野炊》,其实大都是从优秀作文选上“借”来的,因为“安全问题”过于敏感,很多学校几乎不敢组织这样的活动,这实在让人纠结;四是改卷老师的“纵容”。很多老师的作文评分标准是只要学生“写得好”就可给高分,但笔者觉得这样的评分标准还不够科学,同一篇文章,假如同一个试室里有多人“写”,就得考虑给低分,这样才能刹刹学生那股不良的“念文风”。当然,要刹住学生的念文风,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老师,必须从低年级起就得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平时要引导学生要多深入生活,体会生活。善于用犀利的眼光观察生活,用真诚的内心感受生活,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回过头来,我们又得重新审视一下:究竟这1670个“鸭蛋”和中小学生的“念作文”是否有联系呢?假如有联系,是否是巧合?是偶然?还是必然?这就留给大家深思了。笔者只是期待,今后无论是小考、中考或是高考,都应以材料作文为主,道理很简单:这样才能真正“摸出”学生的肚子里究竟有没有“作文墨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