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湛江的常客

2012-06-28 16:0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林艳芳 卓朝兴 曾群善 曾光 曾令梅

在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奇特的水生生物吸引了袁隆平的目光。 记者 张锋锋 摄

    70年代:“南繁”中转必经湛江

    袁隆平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这年冬天,国务院作出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为了尽快推广杂交水稻,解決所需的大量稻种,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成立了南繁指挥部, 以四季无冬的海南岛作为育种基地。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全国毎年都有三四万人南下海南制种,袁隆平自然是“南繁”的重要领军人。

    那时秋、春两季,数万育种大军云集湛江,秋季等候过海,春季等候转车回程。袁隆平至今仍记得,当时旅店的走廓和楼梯间都住满了人,连走动都困难,“几乎所有的优良品种都是从海南艰辛培育出来的,没有南繁,就没有杂交稻的选育速度和成功。湛江作为南繁的中转站,也为杂交水稻的推广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80年代:湛江成第二个“南繁”育种基地

    “南繁”的洪流推动了湛江杂交水稻工作的开展,湛江于1981年4月率先在全国成立了杂优种子公司。此间,公司多次得到袁隆平的技术指导和良种支持。袁隆平往“南繁”路过湛江,也极关心湛江的杂交水稻的育种和推广,为此出谋献策。该公司经过艰苦实验,摸索、总结出一套大面积育种、种植的经验,并在雷州半岛的徐闻、海康开辟我国第二个“南繁”育种基地。

    1983年2月13日(大年初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湛江视察调研,高兴地称赞这是湛江发展农业的一项“杰作”,指出湛江推广杂优的办法是“一大改革”。随后《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专门报道了湛江推广杂优的做法,在全国引起反响,不少地区组团到湛江参观。

    90年代:带领美国摄影队在湛拍摄专题片

    1979年5月,美国圆环种子公司闻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成功,三次来华,与我国种子公司签订了在种子技术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的协议。为了更好地推广杂交水稻,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特意来我国,拍摄一部以中国杂交水稻为中心内容的彩色专题科教片,题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花园里杂交水稻的故事》。鉴于湛江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及成效在全国很有名气,自然环境又近似海南,袁隆平重点选择在湛江拍摄专题片。

    1995年底, 袁隆平与美方摄制组一行6人抵达湛江,拍摄地点选在湛江杂优育种基地湖光镇旧县村一带。此时,袁隆平已久负盛名,但他十分平易近人,拍摄过程中,他既当“演员”,又当翻译,事事亲力亲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部专题片高度赞誉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称赞袁隆平解决了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该片除了在美国放映外,也在日本电视台播放,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震动,而湛江在片中也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镜头。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湛江湾1号”公众开放日再加场!0
  2. 2 农技赋能“廉字号” 廉江特色农业添动能0
  3. 3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市委宣讲团首场宣讲报告会暨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举行0
  4. 4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0
  5. 5 柔性司法解纠纷 为企解困暖人心0
  6. 6 湛江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开展封场区消防应急演练0
  7. 7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0
  8. 8 2025年湛江市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班开班0
  9. 9 让鱼皮“唱歌”的手艺人尤军:复原10余种赫哲族乐器 守护“非遗之声”0
  10. 10 廉江:以吉水培训为支点 织密全域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网0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