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当年建火箭研发基地的那些事

2012-06-30 16:07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陈金波 崔彩玲 梁政海

周朝籣观看神九着陆电视直播。记者 欧阳泽 摄

    黑夜里,一列普通列车向着大西南方向疾驰。车窗外很久都看不见一丝光亮,人只能凭经验和感觉判断经过的是什么地方。“向外看不到什么,但听到‘呼’的一声,耳膜好像凹了下去,感觉一阵风扑面而来,这便是火车驶进了隧道。一路上很多很多的隧道,似乎没有尽头。”

    昨天下午,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着神舟九号安全返回地球的画面,说起几十年前坐这一趟列车的情景,周朝籣老人记忆犹新。那是他第一次前往西南山区,他们肩上担负着绝密而特殊的任务和使命——创建火箭研发基地,开展火箭研制实验。

    结缘:毕业跟着钱学森工作

    时下,正是大学生毕业的季节,许多人正忙着找工作,或许还忙得焦头烂额。“我们那时候还是幸运的,大学生包分配工作。说是幸运,其实也有代价,那就是分到哪儿就必须去哪儿,没有选择的自由。”周老说。

    1964年,从武汉钢铁学院毕业的周朝籣,因为成绩优异被相中分配到了第七工业机械部(简称七机部),直接奔赴北京工作。“那时候七机部有专门的人上学校来挑选,不是随便就能进的。”

    当年周老是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又被分配到北京,这让他成了村子里的“红人”、乡亲们的骄傲。

    当时主导火箭研制的七机部主要领导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钱学森。周朝籣到北京工作之后,就隶属于钱学森麾下,其住所与钱学森的家只隔着两栋楼。

    无奈:因工作特殊频遇尴尬

    1964年的某天,周朝籣与同事们第一次乘列车到西南某基地工作。在飞速奔驰的火车上,他好奇地趴在窗口向外观望,祖国西南的秀丽山川深深地吸引着他,但一想到自己即将在科研第一线工作,他就不禁露出亢奋的神情。

    正当他沉浸在光荣感及使命感中时,一名乘警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将证件及车票掏出来检查。周朝籣一怔,但脑袋一转,自己参加的是航天工作,属国家机密,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要保密,任务和出发、目的地都是绝密的。

    和乘警周旋了好一阵子后,周朝籣被带到了乘务室。但他坚持原则,始终不肯交出工作证,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工作情况,只是对乘警一再说明自己单位要求保密。乘警无奈,只好叫来铁路保密员,并由他们向周朝籣了解情况,这才解了围。

    保密的尴尬不止发生在火车上,日常工作生活也常受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了周老的终身大事。在山区工作时,基于保密原则,周朝籣日常通信均按上级指示要求,凡寄往家庭的信件,均写上单位的邮政信箱编号。由于工作繁忙,很长一段时间,周朝籣都没写信与家人联系,也看不到家里寄来的信件,而对于他是干什么工作、在哪工作这些基本情况,家里人也是不知情。这些原因导致周朝籣年龄较大时还没找到婚恋对象。

    付出:峥嵘岁月建火箭基地

    周朝籣一行肩负着国防重任和使命,为试验火箭打基础,是试验火箭的先头部队。在七机部一位副部长的率领下,他们千里迢迢奔赴大西南深山老林中建设火箭研发基地。

    出发前,副部长担忧周朝籣晕车,特意安排周朝籣坐他的吉普车。汽车经过数天的奔驰,穿越崇山峻岭,终于驻足于眼前一片荒山野林的前面,他们便马不停蹄地按计划开始运作。艰苦的环境可想而知,白天面对着大山大岭,晚上举目满天繁星,工作之余根本没有什么娱乐,偶尔能看上一场电影就十分了不起了。

    当年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生活却是相当艰苦的。那时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每人每月规定是24斤粮食,大家集体吃饭堂,伙食不佳,菜里连油都没几滴。由于长期缺少营养,一些工作人员患上了水肿。

    在大山沟工作,上级安排十二天轮休制,每天早上8时工作到夜里12时整,有时还需要连续工作。虽然工作辛苦,虽然生活在深山老林中,被蚊叮虫咬也是家常便饭,但那时候大家的工作热情很高,精神面貌非常乐观,心里也只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了早日研制成功中国火箭,壮大国防航天事业,再艰苦也要干下去。

    1965年某天,邓小平同志到基地视察,周朝籣和基地人员受到了接见,大家深受鼓舞。这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令周老终身难忘。

    遗憾:唐山大地震痛失前妻

    由于长期深入基地,周朝籣很长时间都不能和妻子儿女一起生活,平时也是要很久才能见上一面。1976年,周朝籣被调回首都七机部工作。

    那时妻儿的户口不能迁到北京,住在唐山市,平时只有以探亲形式,全家人才能见上一面。有一天,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坐汽车从唐山来北京探亲,趁周朝籣休假,全家一起到市内的著名公园游玩,并逛了逛人民商场。

    过了几天,由于工作原因,妻子要赶紧返回唐山市。想着周朝籣与孩子聚少离多,妻子便打算先将小儿子留下,自己和女儿返回唐山。但又想着两个孩子在一起能玩得开心些,妻子便独自一人返回了唐山。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妻子返回唐山的时候,一场特大灾难降临,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

    噩耗传来,周朝籣顿时感到六神无主、天崩地裂,整个人好像跌入万丈深渊,他望着身旁一对年幼的儿女,悲痛欲绝、泪如雨下。

    唐山大地震虽然无情地夺走了周朝籣前妻的生命,但周朝籣悲痛之后仍坚强生活,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建设我国火箭研发基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的周朝籣已是76岁高龄的白发老人,返回湛江安度晚年。我们在周老的脸上看不到半点憔悴,因为他一直为自己当年能为祖国火箭事业出一份力而感到自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