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淳朴 崇尚教育
走出安铺镇第二小学,刚才的革命史教育还历历在目。此刻,我们想了许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回来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干好本职工作。而当我们来到该小学寻找英雄们当年的足迹,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这里的民风淳朴,村民对教育特别重视。
道路两旁高大的水杉树郁郁葱葱,阵阵稻花香从路两旁的田野里迎风飘来,水稻长势喜人,由青渐黄的稻穗向路人点头欢笑。这一路上的水杉树是小学的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种植的,从植树到补种护理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连绵好几公里的路上都是青一色的水杉树,美不胜收,对师生义务植树的举动记者协理们不禁心怀感激和敬仰。
革命村庄至今依然保持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村里,我们听到一条“村训”:学校老师对调皮、不听话、不读书的村子弟严厉教育,村民绝对支持。有村民告诉我们,虽然老师不会打骂学生。但如果他们子女不听话,就算老师打骂他,他们也赞成。
学校的教学工作得到村委的大力支持。村民对来学校任教的老师就象兄弟姐妹一样照顾,由于地处偏僻,老师们的生活物质很简朴,村民会托学生给老师带去自家产的蔬菜、特产等,小贩们对老师也常是半卖半送,这些令老师们很感动。
罗强校长说,得到镇委镇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努力创建革命老区教育基地,以学校的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学生。每学期,学校都会邀请革命老同志来校作一次以上的革命精神教育;学校组织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该校的革命斗争遗址为中心点,不断向学生灌输革命精神;通过真人实物的切身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接受革命精神,学校的德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中间有一棵大榕树,树冠如伞,这里是当年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如今是学生晨读和纳凉的好地方。此情此景,我们不禁肃然起敬,为革命先驱追寻理想、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折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