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艺术青年成立“雷州烟斗部落”,把做手工烟斗当成做艺术,一不小心玩出了名堂,受到国内烟斗客的追捧,做出了全国手工烟斗最大的量,就连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都是他们的粉丝,收藏他们的烟斗,还要专程来拜访。
“雷州烟斗部落”这个各大烟斗网站里的新贵,也有质朴的梦想:“如同一提紫砂就想起宜兴,今后,别人一说起烟斗就能想到雷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要想在江湖中生存,靠一个人单打独斗随时可能被捻死踏死,要想笑傲江湖,必须抱团发展,首先得把量做大,做出影响。一个人做斗,一年顶多几十个,如果一个群体在做,一年能做上千支,足可以影响中国整个烟斗群体。”
“雷州群体的意义和价值绝不止烟斗,这种艺术群体模式与精神,国人素缺,具有文化史的示范意义。”
——钱文忠

那时陈灿聪用业余时间做淘宝店,看到国内一些斗师做的斗还不太成熟,但卖价数百元,能抵他大半个月的工资。他想,自己艺术专业毕业,动手能力强,应该能做得更好。
他买来有关烟斗的书,在烟斗网上与斗师们交流学习,并自己动手试验。没有石楠木,他用普通木材,没有机械,他就用锯和锉子。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09年。当他得知海口举办第一届中国烟斗展时,随意带上自己手工制作的十几个烟斗,横渡琼洲海峡。后来他才知道,他是中国参展的两个烟斗师之一!其余的二十多位都是国外的烟斗大师。
“真是不枉此行!”与国际烟斗大师们面对面的交流,真是醍醐灌顶!至今,他仍保留着当年向大师请教的录像,录像中的他像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认真听大师的指点。
此后,他做烟斗的热情一发不可收,为了筹钱买车床,他把画室转让了。
二、抱团求生
陈灿聪的烟斗在论坛上,总能引起一片喧哗,追随者越来越多。但是,他单纯的热情触痛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随之而来的是拍砖和漫骂,由于不肯妥协,他甚至被“拉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陈灿聪意识到,要想在“江湖”中生存,靠一个人单打独斗随时可能被捻死踏死,要想笑傲江湖,必须抱团发展,首先得把量做大,做出影响。
要做出一定的量,必须抱团发展。“一个人做斗,一年顶多几十个,如果一个群体在做,一年能做上千支,足可以影响中国整个烟斗群体。”这是陈灿聪最初的想法。
他决定自立师门,召集了学校几位年轻的美术老师,教他们做烟斗,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多年研究和摸索所得的经验和技法。
这个特别的团队,有一个很古朴的名字:雷州烟斗部落。名字的背后,有着作为一名雷州人的责任。“有一回,有外地网友问我,雷州有什么特产。石狗?水果?还是海鲜?我一时答不上来。”陈灿聪说,雷州是天南重地,历史名城,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基于这种不甘心,斗师们商量:就叫雷州烟斗部落,专注做手工烟斗,把烟斗做成雷州的特色品牌,“如同一提紫砂就想起宜兴,今后,别人一说起烟斗就能想到雷州。”
“雷州部落”的每一个斗师,都以雷为代号,比如雷州陈,雷州换鼓,雷州梁,雷州郑、雷鸾,雷虎,雷能……,斗师生产的烟斗,都会用激光打上一个“雷”字,并标上自己的编号,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根据编号进行追溯。
每一支烟斗,在交给斗客之前,都要经“首领”陈灿聪把质量检测关。抱团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能一荣俱荣,也能一毁俱毁,所以,把好每一支斗的质量关,是每一位斗师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