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今年4月20日第2版曾刊登独家新闻——《麻章太平镇良村一批古碑石刻“藏在深闺人未知” 当地村民主动请专家上门“探宝”》,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读者广泛关注。7月4日,记者从文化部门了解到:自本报报道以后,到麻章良村“寻宝”的专家去了一批又一批。最近,广东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湛江市博物馆原馆长陈志坚等专家到良村考察,果然大有收获——发现该村的高山庙内,有一块清朝道光年间的石碑,是在麻章区内尚属首次被发现的古庙墙碑。
记者看到,该碑石选用当地黑麻石雕刻铭文,嵌入庙东墙正上方,碑约1.5米×0.22米见方,内文约800字,经湛江市博物馆与雷州市博物馆专家仔细拓片,碑文内容被清晰展示出来。碑文上记载:“清嘉庆九年(1804年),梁、苏两姓子民在梁村(今良村)建高山庙,让两姓世系村民供奉。至道光年,因庙宇严重损毁,加之堂内狭隘,两姓村民便捐资重建,鼎新庙貌,拓广规模,坐镇乡邦。祈求安人阜物,万世永赖。”
专家表示,该石碑内容可以佐证良村古为梁村,也见证了梁、苏两姓村民200多年来和睦相处、共谋发展的历史。为研究湛江市区乃至雷州半岛的民俗风土人情、研究本土古庙的建筑,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文物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