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七旬老人20年来不懈寻宗

2012-07-17 16:52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罗磊 杨芦丹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上世纪七十年代,坡头区瑶贯村村民为了“还原”已遗失的族谱,纷纷拿出自家的家谱汇总,重新整理出村里的族谱。

    万里江水,饮水思源。

    九十年代,许日旺老人与村民一起爬山涉水,千里迢迢寻三世先祖南下的足迹。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20年来,许日旺老人一直念念不忘,盼能找到300年前外迁先祖的子孙们,完善族谱与他们再续“前缘”。“寻找他们,既是想对得住先人,也是想教育下一代要重乡情重亲情。我真的很希望完成这项多年来没完成的任务啊!”许日旺老人执着地说道。

    日前,记者来到坡头南油五区路口,今年75岁的许日旺老人已经在车站前早早等候。老人穿着白衬衫,虽然年过七旬,但是看起来身子硬朗、精神矍铄。与记者见面后,许老带着记者入村了解情况。

 
许日旺翻看瑶贯村许氏族谱。
 
    家谱寻根留底,遗失族谱重新问世

    一路上,许老介绍起他们的村庄。“我们村叫瑶贯村,属于坡头区南调村委会,分为瑶上村、瑶中村、瑶下村、西坡村和海尾村。”

    三轮摩托车行驶在平坦而弯曲的小道上,迎面走来的村民纷纷热情地和许老打招呼。许老载着记者来到瑶贯村文化广场后,连忙走进祠堂拿出两本村里的族谱。就这样,他与在场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的寻宗故事。

    许老边翻看着一本页面泛黄的族谱边告诉记者,由于最先流传下来的族谱多年前已经遗失,眼前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重新整理的,当时可谓是困难重重。“我们有这样的习俗,村里面有本同姓族谱,每家每户都有自家的家谱,所以家谱其实是族谱的组成部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村里的族谱丢失了。我们召集所有的人把家谱拿出,重新对照补录,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整理出来。”看着遗失的族谱得以重新问世,村民们倍感珍惜,以后追溯自己先祖的踪迹终于有可靠的依据了。

    村民云集响应,开始六年寻宗历程

    为了了解瑶贯村的根脉源起何处, 1992年许老与其他村民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寻宗记。他回忆起最初的情形。“当时主要是同村的许培才和许观炎出钱支持,我和许亚仿一起组织大家到外面去寻找祖宗搬迁的踪迹。第一站去的是电白。”当记者问起为何第一站去的是电白时,村民许先生解释起当中的缘由。“大概是1992年的时候,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运输海鲜的司机。他与村民们聊天时,无意中说起他们电白那边有条村庄住着500多户姓许的人家。我们的老一辈一直都有要寻宗的想法,他这样一说大家就一致响应要去找找看,寻宗这件事因此就开展起来了。”

    然而,当许老带着十几个村民爬山涉水,千辛万苦找到该司机所讲的村庄时,发现他们并非与瑶贯村族谱记载的情况相同。第一次的失败并没有熄灭瑶贯村村民寻宗的信念,继续分头四处打听。据许老回忆,他们寻宗队到过的地方有遂溪、廉江、徐闻、阳江、广西北海,最后一路北上至江门开平至新会一带的月山镇,找到族谱中“三世逢圣公”的踪迹。“我们每去到一个地方都会请当地的村民拿出他们的族谱来比对,在新会那里就对上了。但是我们只能追溯到三世,一世和二世的多年以来都追溯不了。”因为当时讯息闭塞,交通不便,资金有限,参与的人慢慢减少,寻宗行动坚持到1998年就渐渐停止了。喜有收获之余,对于追朔不到最先的源头以及寻找不到外迁先祖的落脚地,许老觉得很是无奈和遗憾。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