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刘付云:漂泊都市的打工诗人

2012-07-29 15:5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曹龙彬

    认识刘付云,源于万能的微博。“廉江”、“青年作家”、“新书出版”这几个带着湛江元素和文化色彩的关键字眼,立马引起我的极大关注。一段时间的“微博传书”,他的从文之路也慢慢为我所熟知,个中的辛酸和苦涩,可以大写一本励志书。

 
刘付云(左)跟当代著名作家、广东作协副主席张欣合影。图/刘付云提供

    迷失都市的追梦人

    1992年春天的一个早上,在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田头村,一个瘦小的男青年怀揣着“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壮志雄心,一步三回头地迈出高高的山门。他就是年方18的初中毕业生刘付云。在他的背后,如黛的山色渐变飘渺,而父母送别的身影,却在他的心里一直如山。

    浪迹天涯的第一站,刘付云来到深圳市布吉镇南岭村。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电子厂的外修工,又苦又脏又累不说,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又是常事,通宵加班也不在少数。但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丝毫没有影响他写作的热情。每当晚上不加班的时候,他或者去南岭村图书馆看书汲取写作的营养,或者趴在宿舍的床上写作。因为读初中时,一名语文老师对他说过的话:“刘付云,你写的诗有一种空灵的美感,如果你在这方面多下苦功,成为中国诗坛新星的机会绝不遥远!”就这一句话,便把刘付云的梦想如火如荼地点燃了。虽然因各种原因不能继续学业,但梦想的风帆并没有改变。

    刚开始,由于刘付云忽略了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性,一味由着性子成批量地不断推出诗文,未经刻意的锤炼和沉淀的文字,注定缺乏思想的深度和蕴藉的诗味,这直接导致他的作品变得肤浅和苍白。整整两年青春的付出,近千篇诗稿的叠积,无数邮票、稿纸和信封的累加,大部分微薄收入的投资,都没能换来发表的回报。刘付云的心开始在迷茫和失意中苦苦挣扎,漂泊的天空顿时漫起如织的霜花。

    更惨的是,由于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总是分秒必争地忙于搞业余创作,常常睡眠不足,导致上班打不起精神,结果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很快,同事的怨责和老板的白眼像他的创作一样呈几何级数增长。终于,他被辞退了。失去工作就没了收入,幸好梦想犹在。失业的日子里,刘付云在远离市区的农村租了一间民房,每天出去找工作,回家后便踞守在自己的陋室里,继续沉迷于进行批量创作和投稿的童话。后来,仅有的一点积蓄快要告罄,为省钱,他只好每天只吃一顿饭,那还是快食面。最后,他终于弹尽粮绝了,而房租快要到期,创作方面仍然颗粒无收,到底怎么办,是留守还是返家?他茫然了。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