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又到了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此时,当您踏上下六村委会姓马村民小组的田埂上举目四望时,眼前是一垄垄墨绿的下六番薯。如果没有听人说过,可能还不知道您脚下的土地就是堵海造田的“海地”。这片神奇“海地”面积大约有15000多亩,最神奇的约有1500多亩,主要集中在北灶尾和下六两个村委会。就是这片神奇的“海地”,孕育出香甜可口的下六番薯。
提起下六番薯,自然会论及其品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主要有两个:下六女儿红薯和下六香芋薯,其中,下六女儿红薯可以说是番薯中极品。她打响了下六番薯的品牌,在遂溪久负盛名,早几年名声已远扬广州等地,赢得了“绿色食品”、“湛江特产”等美誉。
集多种美誉于一身的下六番薯,虽味美但也讲求食法,食法会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也会因人的口味而异。一般来说,女儿红薯适宜水(煮)蒸、煮番薯粥或饭、煮番薯糖水等食法;而香芋薯则宜于水(煮)蒸,微波炉烘或用炭火煨,甚至打瓮等食法。无论女儿红薯还是香芋薯,若要知其味,就需慢慢地品尝,特别是香芋薯。比如,烘熟的香芋薯,顺着薯肉的结构,用手大力一小块一小块地撕开。然后,一小块接一小块地放进口腔里,慢慢地细细咀嚼,直到觉得有些喝感难咽时,呷了一口清凉的茶水或甘洌的矿泉水,这些水就像一股气流在肚里往下直冲,旋即一扫清出刚才那种难咽的感觉,涌现出清爽的感觉,那种感觉真是妙极了。若狼吞虎咽,特别是食香芋薯,轻则因其味太浓而不知其味,重则极可能诱发消化不良,导致出现腹胀、烧心、打嗝、反胃、排气等不适。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却钟情于下六女儿红薯。知我这一嗜好,在下六村委会下六村民小组的一亲戚,每年春节前,她必精选自产的几袋女儿红薯用化肥袋装好送给我。心比女儿红薯更甜的我,便小心翼翼一条一条地在客厅里间隔好,防止其腐烂,以便慢慢地享用。假如没有间隔好,乱堆放,不多久就腐烂掉。
保存好就盘算着如何品尝,我的食法主要有三种:每天都有不同食法,大多时候都是一种或二种,有时三种混用。第一种是水(煮)蒸。番薯有时不去皮,洗净后加水直接用高压锅水煮;偶尔去皮后,切成小快放在蒸架上,隔水蒸。煮熟时,薯皮半裂散开,露出淡黄色的薯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此时我大多时候都是趁热食的。有皮的,一边手拿着番薯,一边手剥皮,做到边剥边吃;没皮的,就从蒸架上将其盛到碗里,用筷子或直接用手拿着食,吃之感到香、甜、滑俱全。虽然热的时候吃,由于番薯太烫常常手被烫得红红的,尽管凉的时候也可以食,但没有热的时候那样美味,有时候就算是手被烫得红红也是趁热食。第二种是煮番薯粥。用番薯去皮切成小块或做成薯丝,加入适量的大米进行文火煮。煮出来的番薯粥,香甜四溢,口感清甜。如果配上手撕的萝卜干或干煎的小块咸鱼等作佐菜,更令人们食欲大增。第三种是煮番薯饭。用番薯去皮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大米煮番薯粥。煮熟时,番薯那种香甜味并不比水(煮)蒸逊色,渗入到饭里也令饭散发出香香甜甜的味道。
下六番薯不仅是美味食品,更是健康食品。所以,每到下六番薯收获的季节,不少民众都喜欢品尝已成为多年的习惯。近年来,她登上“大雅之堂”,不少大酒楼推出了一道以下六番薯为主,富有地方特色的“大丰收”主食,供食客品尝。与之相应的,不少食客每逢吃饭都少不了点“大丰收”这道主食。
下六番薯随着品牌的打响,其身价也随之倍增,女儿红薯的收购价由过去的每市斤几角钱,现在提升到2元多,市场价达到3元多。品牌往往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每每走到县城大大小小市场,从年头到年尾,一些小贩、商家都利用假货或赝品打上“下六番薯”的招牌,高价出售谋取暴利。一般来说,真正品牌下六的番薯,只有每年农历10月左右才上市到了第二年农历三月基本没有了。
每每品尝着下六番薯时,亲戚那种送番薯热情的场景又仿佛见在眼前,偶尔当一股番薯香甜味在舌尖上回味的同时,眼眶里随之不时闪出泪花,此情与其说是对下六番薯难以忘怀,倒不如说对亲戚那种感激之情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