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市民想保护,可以怎么办?

2012-08-21 11:1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网友 广州湾青年会馆
    有媒体提出,目前湛江广州湾历史建筑保护有两大困境,第一是“产权不明”,第二是相关部门在修葺改造时未能完善地尊重建筑原有历史风貌。除此之外,我们团队还发现,当前的困境应该还包括政府与市民之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合力”:政府有意欲去规划保护,但有关过程缺乏鼓励公众参与的机制和平台;市民很热心,但是多停留在“可惜”或“着急”的心理阶段,纵有呼吁,但鲜见具有凝聚力和可行性的方案——有望作为二者缓冲接合带的学界专家,尽管不乏真知灼见,但又多是以个人立场发言,无助于形成一个有效共识。

    作为由湛江本土青年组成,一直关心和致力保育家乡历史建筑文化的一个小小青年组织,特别想就这一话题发表一下我们团队集体一直以来的思考和看法,希望能够为之献策与尽力。

    市民想保护,可以怎么办?我们认为,有很多可操作的途径,去实际参与广州湾历史建筑的保育工作。

    @Ray疯侠:去1981买了3套#粤西越美#这本本土DM杂志和明信片,算是支持了湛江本土事业。这书前半部分描述了广州湾,老街的一些历史,还值得一看,明信片也做得蛮精致的。可惜的是书有三分一是广告,另外版面编排,文章结构,图片处理等等都很明显是“借鉴”城市画报的。希望下期能有所改进吧。(8月19日17:12)

    身体力行,走访古建筑

    热爱是朦胧的,了解是走访出来的。国内不少城市,有许多市民自发通过微博或豆瓣同城活动等网络工具发起,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集结同道、同好走访市内各地各处古街古巷古建筑,拍摄照片,记录资料,访寻老街坊,分享感受与心得。

    尽管这些活动规模各异,有些也十分简单,但这不仅可以是市民们一项有益身心的日常消遣活动,也可以为更专业的保育团队产生孕育环境。

    在政府旅游部门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时,上述市民便可大展所长,志愿参加政府实施的旅游计划,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外地游客导游导赏,做到人人都是湛江旅游宣传大使。

    各显其才,宣传好文化

    此前汕头一位青年设计师画出一幅汕头老城区手绘地图,在网络热传,被《城市画报》报导,成为市民保护本土历史文化的“佳话”。

    实际上,当前各个城市的本土文化保育,都多以青年人为主力。他们大都各有一技之长,如摄影、绘图,乃至创作以城市文化为背景的音乐、影视作品(如广州的“广州撑你”活动,“粤拍粤掂”工作室),又以网络为主要阵地,使得城市文化借力宣传,各添新鲜气象,引人入胜。

    我们热爱家乡,往往是因为这里寄寓了我们共同生活过的记忆和期盼,如果湛江青年们(其实也不只青年)能够施展所长,将这些情感转化表达为可以承载共鸣和传播感动的各种文化创意产品。那湛江的文化魅力,就会增添一份亮丽底色。

    出谋划策,助力新发展

    前面讲到政府可以搭建一个供市民参与的平台以及机制,但这往往也要求市民具有相应的见识与能力。

    具备专业能力和特定学识的本地学者、专家,应该为政府改造历史建筑提供必要和更多元的知识、技术支持,使历史街区的恢复和再利用走上一条尊重历史文化,又兼收经济、社会效益的健康道路。

    湛江学子名誉四海,湛江人也遍布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对于国内外城市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创意,我们可以多些关注、观察和了解,然后便能为家乡发展提供千千万万的眼睛和脑袋,是为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必有其所得。

    身为湛江人的我们,保护、保育广州湾历史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机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