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活跃着一群农村文化经纪人

2012-08-28 10:0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明聪 黄泽

    “经纪人”三个字让人想到明星身边的人,但吴川的农民朋友见到这三字却想到把精彩好戏送到他们身边的那些“能人”们。想当初,农民看演出找不到剧团,剧团想演出找不到观众,如何把他们两个串到一起——那就是文化经纪人。在吴川,活跃着一大批依靠农村演出市场而生的农村文化经纪人。

    吴川是“粤剧之乡”,在中秋节临近的一两个月里,由于很多村庄都要请戏,吴川的农村文化经纪人又开始忙碌起来了。近日,记者专门对他们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

    胜叔

    “省内有名剧团的名片我手里就有一百多张”

    身材瘦小,但走路风风火火;两鬓的白发,一丝不苟地往后梳着。这是胜叔给人的第一印象。胜叔是长岐镇人,做农村文化经纪人已有十多个年头了。胜叔说,他之所以做农村文化经纪人,是因为他有一位亲戚是在粤剧团工作,利用这位亲戚的人脉关系,就顺顺当当地做了起来。 “跟我挂钩的剧团有20多个,既有获过大奖的国家级专业剧团,也有价格实惠的小剧团,做戏找我算是找对人了。”胜叔掏出一本电话本指给记者看,“你看看,光是各个村的电话我就抄了整整一本子,省内有名气的各大剧团的名片我手里就有一百多张。”

    “现在吴川的村庄不比以前,要求高了。经济条件好的村都要找档次高的剧团,说钱不是问题,你就给我领最好的来。有些村庄要的粤剧团价格又不能太高,落实一场演出,不跑个三四趟谈不下来。”胜叔告诉记者,除了联系客户,还必须为剧团安排好活动程序,尽力做好相关的演出服务工作。演出后,还要听取观众的意见,向剧团反馈有关信息,以确定来年是否再回来演出。

    剧团到地方演出,众口难调,种种矛盾在所难免,这时候,胜叔又要充当起“调解员”的角色。有一年的正月元宵节期间,胜叔介绍的粤剧团到一个村子演出的时候,后台不知什么原因着火了,烧坏了很多设备,幸好没烧着人,他闻讯后赶紧跑到村子妥善处置了事故。

    胜叔向记者透露,收取10%的中介费可谓是他们的“行规”,但除掉一些中介负担后也赚不了多少。比如,一晚戏是1万元,3晚的话就是3万,但如果除去运输费5000元、食宿费5000元外,这样他就可以拿2万元的10%,即是2000元。

    保哥

    “不干都不行啦,很多村庄过年例都跑来找我”

    保哥今年52岁,家在吴川市黄坡镇,是地道的农民,但他头脑活,胆子大,1987年就开了小卖店,是村里最早开店的人。为了进货他经常往返于梅菉城区和农村之间,所以在村里人眼中,他是半个城里人。保哥的父亲是个戏迷,受父亲的影响,保哥也喜欢听粤剧,农闲时经常和家里人或乡邻一起听戏。

    后来,保哥在梅菉认识了一批同样爱听粤剧的人,从他们那里找到了一些戏班的联系电话,从90年代中期就开始介绍戏班到农村演出。

    保哥说,农村文化经纪人要有自己的人脉资源,有一套游戏规则,靠相互默契、人际关系、人情投入,经过多年合作,与剧团和村主任、书记或是威信高的村中老人等对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一开始帮着村民们联系剧团,到后来,一些剧团下乡出演,也开始找他。甚至有些剧团,在下乡演出的途中,也会打电话给他:“保哥,我们这前后两场中间还空闲几天,能不能帮我们安排一下。”所谓的安排,并不是简单的给剧团和观众牵线搭桥。“演出开始前要帮着订合同,演出结束后要帮着结账,演出的过程还要安排好演员的吃、住,上下场的车辆、行程安排,甚至还有安全问题,全都要考虑。”保哥告诉记者,光一个月的话费,都要好几百元。

    谈到收入,保哥说:“一年能赚个一万多元吧,也不错的。”

    “不干都不行啦,很多村庄过年例要做戏,都跑来找我,让我去联系剧团”,保哥貌似为难,脸上却透出一股甜蜜。其实,接团演出不仅改变了保哥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从前开小卖部,保哥经常接触一些杂七杂八的人,这使他一度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自从走上农村文化经纪人的道路后,保哥再也没赌过。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 湛江日报社与市环境卫生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