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条修远的漫漫长道,每走一步都会留下足迹,忠实地记录着人生的历史。每个人因为能力大小的不一,因为环境的不同,走的道路或崎岖或平坦,留下的足迹或深或浅。但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其不平凡的足迹深深印在别人的心路里,用其人性的光辉去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我边就有这样的一位不平凡的平凡人——湛江地区第一位全国特级地理教师陈葵荃。
自七十年代中期在湛江二中毕业后,就很少见到陈老师,相违已久。去年十月回校参加六十周年校庆活动时,才与陈老师及师母相逢。陈老师虽近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中充满幽默与睿智。前段时间,当我收到陈老师亲笔签名赠送的新书《足迹回味》时,感到十分欣喜。陈老师当年没有当过我的班主任,也没有教过我的地理课,至今仍令我深感遗憾。但聊以自慰的是,我在湛江二中学习期间和毕业后从历届校友们的接触中,耳濡目染各方对他的赞誉,敬佩其德才兼备,为人师表;尊崇其诲人不倦,春风化雨,使我对老师始终怀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敬仰之情,当收到其新作,我便迫不及待地连夜拜读了两遍,感触良多。
陈老师是个平凡的人,在《足迹回味》选集里,有他作为平凡人的写照,可谓浓缩的教坛人生。书中以大量的图片、文字记录了他在杏坛执教时和日常生活中的足迹:既有向学生传道授业、指导学术研究时的专注,又有对外交流、出席各类校内外活动的自信;既有与领导、朋友、学生欢聚一堂的喜悦,又有作为现代好丈夫、模范家长与夫人、儿孙辈共享天伦的温馨。在“足迹心声”篇里,曹南才、许中儒、苏晋元等校友纷纷著文,情深意切地描绘了陈老师对自己当年的循循诱导、无私帮助:“在学习出现困惑的时候,老师如指南针一样让他们紧握着向前的方向;当行进的道路上出现偏差时,老师像镜子照出前进的歧途;当取得成就时,老师又像一本图书,伴他们回忆往昔的时光……。”书中陈老师选登了几篇他的撰文,从文章中可以体现出陈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特色,如大小课堂结合乡土地理教学;把好教学“度”,培养学生会“学”等等,寓教于乐、寓教于义、寓教于实。本选集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所记载的却是陈葵荃老师兢兢业业的师德、满载师生间的深情厚谊,记载的是他在教书育人道路上留下的深深足迹,这不正是韩愈在《师说》里所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现实写照吗?
陈老师又是不平凡的,他的父亲陈金是中共早期南方革命运动的成员之一,伟大领袖毛泽东当年在广州举办农讲所,他是其中的一位学员。陈老师的大哥在抗日战场上牺牲。三哥葵芳曾在台湾国防部和外交部任要职,并兼任蒋经国秘书。虽然有着这样不平凡的背景,但是陈老师选择了做一个平凡的教师,在教坛辛勤耕耘的半个世纪里,他收获了桃李满枝的芬芳。在他的学生里,有省委办公厅领导、有上市集团副总裁、有作家……。他执教的学生,地理学科成绩总在各类考试、竞赛中名列前茅,以至于全国人大代表,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地理教研室主任何万化在数年批阅全省高考地理科的考卷中,一发现有出彩之处,总会惊呼:“这肯定又是湛江二中的了”。待开卷后,其猜测总是无误,这在广东高考地理评卷小组中成为美谈。为了让更多学生学好地理课,陈老师倾囊相授,把积累数十年的教学心得编写进《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学地理基础程序训练》等专著,经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从1957年任教开始,各种荣誉的光环接踵而至:数十次荣获省、市政府的奖励和省、市教育部门的学术研究奖,曾当选为湛江市政协常委,他的业绩更被编入《中国特级教师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著名诗人流沙河在《理想》一诗中写道“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是啊,陈老师一直用平凡人的心态去做着不平凡的事,且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因为,他拳拳之心中有着一份执着,是那令他一辈子倾注心血于教育事业的理想。
岁月带走的是年华,带不走的是人生留下的足迹。用真心印出来的足迹,是值得回味的过去;用真情印出来的足迹,是忆苦思甜的往昔;看似平平淡淡,但却真真切切。我相信,当每位读者尤其是当年的莘莘学子们读陈葵荃老师这本《足迹回味》时,每一页的历史,都是陈老师在人生道路上印出的足迹,上面有许多故事,有许多感动,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回味和奋力践行。掩卷思索再三,最后以一首小诗浓缩我的读后感:
一气呵读《足迹集》,记忆犹新情催笔。当年惜未亲聆课,亦受名师多勉励。人生足迹有深浅,回味图文见功力。曾经沧海难为水,教书育人志不移。呕心沥血苗成材,桃李不言自成蹊。一生从教情未了,芬芳不因韶光去。葵芳荃馨仰吾师,余热感人红烛滴。犹喜师家天伦乐,难忘母校师生谊。自当奋蹄尽绵力,不负师长当年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