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为业余艺术团体搭建更宽阔的舞台

2012-09-07 17:04 来源: 作者:李海珍 林杰

    

2011年李健会长与澳门中联办领导共庆澳门回归12周年,合影留念

为业余艺术团体搭建更宽阔的舞台

    湛江新闻网讯:业余艺术团体已成为我市文化大军中的重要有生力量,我市需继续加大对业余艺术团体的扶持力度——

    为业余艺术团体搭建更宽阔的舞台

    “全国村歌之星铜奖、广东省百家电视艺术一等奖、中国村歌献给党十大金曲”……近年来,我市不少业余艺术团不仅活跃于市内各种演出和境外活动交流,而且频频亮相国际和国内大型比赛活动,并频频夺得大奖,为我市文化繁荣和丰富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日前,就我市业余艺术团体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记者采访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业余艺术团体负责人。

    同一梦想 助力湛江

    湛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民间歌舞特色鲜明、种类繁多,如雷歌、雷剧、鬼仔戏等。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独特音乐元素构成了一个个美妙音符,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劳作的许多自然的动作,被民间艺术团提炼加工美化成民间民俗舞蹈,通过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同时,我市有许多热爱文艺艺术和富有天赋的艺术家,加上近年来,舞蹈,音乐,美术等培训机构在湛江遍地开花,给更多人提供了接触文艺的机会,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有着共同兴趣好爱的文艺者也开始组建自己的文艺团队。湛江人防民族乐团罗刘兴主任表示,自己从事文化艺术之路几十年了,但喜爱文艺工作,退休后历经困难和星海学院的同学于2010年7月组建了全国人防系统唯一的业余艺术团--湛江人防民族乐团,它也填补了湛江民族乐团的空白。

    据记者了解,我市文化艺术团体分为两大部分,专业艺术团体和业余艺术团体。但专业艺术团体只有三家,即湛江歌舞团、湛江雷剧团、湛江粤剧团,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业余艺术团体应运而生正在呈现出雨后春笋之势,不断发展壮大,仅登记注册的业余艺术团体就多达300多个,这还不包括尚未尽数登记在册的各种大小民间艺术团体。

    目前,我市业余艺术团体人才队伍的储备实力雄厚,可谓“卧虎藏龙”,大多由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专业艺术人才,湛江各大、中专、小学老师及学生和从事文化工作的爱好者组成,尽管这些文艺团体条件相对艰苦,自掏腰包、自筹资金、自找场地、自出设备等,但他们的文艺创作和演出标准不变,每个艺术团每年都创作不少新节目、新作品并积极参与文化广场、农村、部队、企业、工厂等演出,据统计,2011年,仅湛江人防民族乐团、湛江流行音乐学会等市内名气较响亮的业余艺术团在开心广场一年的演出次数就达到100多场。同时,不少业余艺术团不仅活跃于市内各种演出活动而且频频参与境外活动交流及亮相国际和国内大型比赛活动,并频频捧回大奖,湛江市流行音乐学会会长李健说,这几年,流行音乐创作发展势头猛,自筹资金、演出频繁,音乐交流开先河等,在社会上已占有一席之地。由此看出湛江业余艺术团体已成为湛江文化大军中的重要有生力量,起到了宣传推介湛江,丰富群众文化艺术生活,促进群众文化组织的作用,并为湛江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建设幸福湛江助力。

    实现梦想 困难重重

    虽然我市业余艺术团总体发展形势较好,但其发展瓶颈依然存在。首先是资金短缺,每一个文艺团队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湛江的业余艺术团体的运作资金来源一般都是由其成员们自己筹集,资金来源十分不稳定,这样往往会造成一些文艺团队因资金短缺影响排练和创作,导致需要演出时拿不出节目和作品,继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最终形成难以维持的局面。面对资金带来的困扰,湛江MV歌曲第一人周崇练感慨万分地对记者说,《绿色在人间》、《湛江海洋》、《明天的微笑》等都是赞美湛江、催人奋进的歌曲,我为了和那些热爱音乐的文艺人创作作品和录制MV,形成自己的品牌,投入了自己不少的积蓄,现在我再也没有能力解决资金带来的困扰了。采访中,民间艺术团体负责人都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能伸出援助之手资助文艺团体;其次是排练场地,为寻找一块宽敞明亮、交通方便、设施齐全且有乐器储存空间的低价排练场地,民间艺术团体负责人都愁得茶饭不香;再者是湛江本地文艺市场的冷淡,往往在节假日的时候,才请一些业余文艺团队来表演,在平时,大家都是遇到有表演时才来观看免费的,所以很多业余文艺团队都是处在自娱自乐,而不受被大众关注和邀请的尴尬位置;我市对有突出贡献的文艺人才缺少精神和物资上的奖励机制,久而久之,一些团队成员的热情也会有所降低,不利于整个团队的发展。

    期待给力 飞得更高

    我市应该给予业余文艺团体更多的支持和扶持。例如,举办系列文化艺术节活动,并邀请他们参加,扩大知名度;召开专题座谈会,为文化艺术者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作品创新发展;主动联系外地政府,提供一个好的平台,让他们走出去展示节目和作品的精彩并相互交流经验;实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机制,鼓舞文化艺术人者;树立湛江文化人的地位和作品品牌,以点带面,带动整个艺术团体健康发展;出台扶持政策,搭建的广阔舞台,适当拨一些资金去扶持文艺团体的日常运转或者采购艺术团体的节目,以各种形式为业余艺术团体注入资金;多方协调为业余团队提供固定排练场地及灯管、音响等设备。这样一定会大大促进民间艺术力量的发展壮大,让湛江文化艺术呈现百舸争流之势。

    记者在谈到对业余艺术团体的扶持力度时,霞山区文广新局的领导表态说,这几年,业余艺术团体辛勤创作也聚集了一批批人才,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家喻户晓,特别是所属地在霞山区的湛江市流行音乐学会的作品多次获得省文艺大赛一等奖,如作品《前进吧!光荣的士兵》、《护航日记》等,像这些优秀的业余艺术团体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我们霞山区文广新局也要大力支持,今年霞山区新文化馆建好后将免费为业余艺术团体提供场地和服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开心广场为他们提供场地让其演绎作品,并协调各相关部门提供音响、灯光等设备,同时尽最大的能力从有限的经费中拨款鼓励业余艺术团体的创作及呼吁社会各界多关注和支持他们。

    而从艺术团体自身的角度来看,要积极的适应市场经济,平时大力推广自己,多外出参与演出,去获得资金来维持自身的发展;文艺作品创作的主题要根植民间,充分融入本地特色文化,要以面向社会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市场定位;着重培养团内有特长有潜力的人才参加知名大赛,塑造成明日之星,让个别带动整体,提高团队的水平和知名度;主动与企业或单位挂钩合作,归其领导,让其为团队提供资金、场地、设备等,减少团队发展的压力;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争取政府和市民的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政府、企业、媒体及广大市民的多方支持,并通过他们自身在市场的实践和摸索,湛江的业余艺术团体定会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湛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