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出去务农,下午回村就到电子厂打工赚钱,这是遂溪县遂城镇老村村民新的生活图景,村民生活日见红火。
沿着崎岖的乡村小路,记者来到革命老区村——老村,只见村场一家占地约400平方米的电子加工厂里,100多名村中妇女进进出出从事电子连接线束加工或搬运,一片繁忙景象。村支部书记赵荣高兴地说,湛江市人社局进村“造血扶贫”,针对村中男人外出打工,留守妇女众多的特点,2010年底从东莞引来塘厦格式特集团到村投资100多万元建成新村电子厂,公司还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加工工艺,让村民在农闲时间到厂里打工赚钱,村中60多贫困户及部分村民从此走上打工脱贫及致富的路子,为贫穷的革命老区村带来了希望。
走进厂房,一个瘦削的身子吸引了记者,她正在埋头组装电子线路,她叫吴华美,见记者走近,她抬头笑了笑说,做人一辈子也想不到能坐着赚钱,日不晒雨不淋。吴华美家里由于老少多病,是有名的贫困户,就靠她下田耕种那三亩地。现在好了,除了农忙时间外,她一有空就走出家门,步行200米到厂里打工,也成为熟练工人了,一天能赚个百几十块。
“走出家门,一天就能赚好几十块,这就是福气。”50多岁的村妇刘雪琼十分高兴地对记者说,她有脚疾,重农活干不了,空闲时间多,现在她几乎每天上午吃完饭后就步入厂里装压电线,家里的日子渐见红火。她说,村民做梦也想不到,村里引来电子厂,造福了全村2000多人,农忙时厂里有几十人,农闲时有时两三百人,每人每天至少赚六七十块,有的外出村民回来打工后,兼顾耕作,也不致田地丢荒,两相得益。
在电子厂旁边,是一栋栋新楼房和花卉水果基地,构成一幅和谐活泼的新农村图景。村中老人说,很多村民到门口的电子厂打工,轻轻松松赚钱,又扩大了农业生产,有的建起小洋楼,人的精神面貌大不相同,一切都开始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