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在舰队做过8年新闻工作,到南沙守过礁、参加过陆战队员的海练、跟随舰艇远航,多次到海岛、高山、哨所采访体验,对基层官兵比较熟悉,海军官兵战风斗浪的豪迈气概、驰骋大洋的风流潇洒,面对困难的顽强坚韧,不畏艰险的乐观豁达,都时时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也召唤着我用手中的笔去表现他们、讴歌他们。 ——郭富文
名人面对面:
他,军中出名的作家之一。百度搜索上这样的描述——
郭富文,男,1955年12月生,河南省唐河县人。1986年考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1988年7月到海军南海舰队从事新闻和专业文学创作,现任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海洋大学特邀教授。
到目前,郭富文已出版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专著共25部,上百个中短篇作品,共计600万字。逐步形成了文风朴实,语言洗练,题材广泛,含蓄而富有诗意的创作风格。其作品结构严谨,气势恢宏,在海洋、海军文化、军事文学创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记者:你是怎么看待海军和海洋文学的?
郭富文:当过海军的人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那就是相信自己的血是蓝的,我听一位老海军说过,他相信自己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海水。1988年我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毕业之后,便加入到人民海军的行列。从那时起,我陆续写了一些海军题材的文学作品,就如同一个新手跳进大海游泳一样,也曾经被海水呛过,但大海终归是宽广的、博大的,最终还是接纳了我。在海军、海洋文学创作领域,已经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文学现象,并且正在融入到新时期战争文学的轨道上来。
记:刚才你谈到战争文学的概念,它与我们常说的军事文学有什么不同吗?
郭富文:从军事文学到战争文学的演进,不仅是一个创作视角问题,它还带来创作领域的拓宽。用战争的目光去重新审视军人的责任,用战争的忧患去解读军人的心书,用战争的过程去展示军人的壮美,是能够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作品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