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明清时期,在雷州半岛的徐闻、遂溪、雷州等地,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时有贼匪入村进寨打家劫舍,在这种局势之下,雷州半岛许多村庄建起了气势宏伟、坚固森严炮楼,成为一种防御工事,让村民在贼匪打劫时藏在炮楼之中,逃避劫难,保卫生命与财产安全。
一个世纪已经过去了,炮楼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闲置在乡村山寨。
烽火岁月见证的鹅感村炮楼

英利镇昌竹园村炮楼
现在我们走在一座座高大的炮楼脚下,抚摸着秘密设置在炮楼墙壁上一眼眼枪孔以及斑驳不堪的墙体,仿佛听到当年作战的枪声,闻到了浓烈的火药味,让人浮想联翩,村妇孩童凄惨的啼哭声穿越历史的烟云,凄惨的哭声似乎还在耳边缭绕,教人深思,也教人不能忘记历史。

已是残墙断壁的朝溪村炮楼
如今,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灾难岁月已经远去,一座座历经岁月洗礼的残旧炮楼,依然贮立在雷州半岛古老而多难的村庄,它是烽火岁月的见证,像一本本厚重的历史线装书,启示着后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今天。

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村庄明清时期的炮楼,因村民们缺少保护意识和修葺资金,受尽风吹雨淋,已有不少炮楼倒塌,只剩下了一些残墙断壁,真让人惋惜。笔者呼吁,希望文物保护部门及村民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强保护意识,保护好我们祖先留下无价的遗产,不让这些几百年前,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在我们这一代人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