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扶村距雷州城只有2公里,位于南渡河畔。很久以前,南渡河沿岸村庄每年端午节都以纪念屈原而大搞龙舟竞渡活动。据说清代雍正十二年竞渡时,在南渡河中游菜园湾有一只龙舟失事沉没,县府以此次事故为鉴,严禁再搞龙舟竞渡活动。
龙舟不得竞渡,端午节怎么过呢?除了包粽子,门挂艾叶这些老习惯不废之外,麻扶村的群众第二年便在雷祠公馆前搭建歌台以竞唱“姑娘”歌来代替赛龙舟。这就是“雍正十三年打罢,罢了龙船赛雷歌,站坐硬地听歌舞,更胜江河风浪弹”的来源。
从此以后,每年端午节日,各地歌手云集麻扶登台竞唱“姑娘”歌的活动轰动遐迩,风靡整个雷州半岛,相沿至今。据说,凡未上麻扶歌台唱(斗)歌的歌手,都不算是合格的“姑娘”相角。因此,“姑娘”相角皆争取有资格来麻扶歌台唱歌而感到十分荣幸。
麻扶歌台创建后,每年端午节演唱“姑娘”歌遂成惯例。由于“姑娘”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是对唱,按习惯,群众歌手也可以登台与艺人对唱,这叫做“捞台”,也即斗歌,决定输赢。因此,麻扶村便同艺人订下规约:群众歌手可与艺人斗歌,胜者,由该村赏给奖金,叫做“定银”。第二年演唱时,领了定银的得胜者歌手则当擂台赛的“台主”,让别的歌手登台打擂(斗歌)。这种擂台赛活动,群众管叫“考上麻扶”,名声大震,盛饮“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的美誉。
老人说,敢来麻扶赛歌者,在其他地方,他的歌绝对是一流的。麻扶的赛歌活动,为雷州歌对唱赋予了无穷无尽的活力,年年培养了众多的歌手,所以麻扶歌台对雷歌发源与传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正如“雷祖公馆”门联写道:“开辟雷邦千厥世,讴歌海国万斯年。”
麻扶村姑娘歌台,自清朝雍正十三年至今已有279年的历史。每年端午节期间从不间断地举行姑娘歌演唱活动,麻扶姑娘歌台2008被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姑娘歌擂台赛”由雷州市7位姑娘歌歌手主擂,先后上台捞台的姑娘歌歌手来自徐闻的有9位、雷州市各乡镇的有4位,他们对唱的内容有讴歌太平盛世的,有称赞十八大的,有歌唱“神十”的,也有一语双关互相挖苦的……
雷州人“拾荒歌者”符凡迪先生也赶回家乡助兴,登台演唱了《我等你,等了那么久》、《雷州情》、《朋友别哭》等三首歌曲,把歌赛现场推向高潮。
通过激烈角逐,符海燕、黄月连、黄庆文荣获最佳擂台主奖歌手,来自徐闻的彭兆强、吴光琼、黄耀南荣获最佳捞台奖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