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发的热土,是文艺创作的富矿。一场以反映湛江海洋历史人文、海洋经济、海疆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蓝色崛起”主题系列文艺活动已经拉开序幕。7月19日,数十名省市军地文艺家踏上了湛江这块热土,在两天时间里,他们乘船出海港湾揽胜,登上特呈岛感受生态旅游,去东海岛展望工业重地新前景,并现场观看了“东方一绝”人龙舞。
在历史与现代的传承、生态与发展的和谐中,文艺家们灵感袭来,有的点墨挥毫,有的即兴吟诗。有湛江市常务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张荣辉的即兴诗为证:稀客天南今日来,各怀绝技斗奇才;丹青笔落琴声起,邻座诗吟碧水开。
我们期待,这次采风能催生更多“写湛江、画湛江、唱湛江”的精品创作;更期待这些作品能在九月的“海洋文化周”中闪亮登场。
碧海蓝天画中游
湛江的碧海蓝天,没有令文艺家们失望。他们登上“红嘴鸥”游艇,在风中凭栏远眺,海湾大桥气势如虹横跨两岸,日光洒满海湾,海鸟在空中飞舞。
一位摄影师看着碧蓝的海面惊呼:“港湾好像大了,也干净了!” 数年前他来湛江,也曾乘船出海,那时,渔排这里一片那里一片占据着海面,乍看像一块块牛皮癣。如今,海上的障碍物都消失了,海面显得宽敞,海水也变干净了。
这是湛江港湾清障的结果。为了让港湾重现美丽,还岸于民、还景于民,湛江市政府于2011年底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港湾清障行动,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湛江港湾全面清理非法渔业设施及碍航物的巨大工程。清障后,湛江港湾航道畅通、防风安全条件全面改善。市政府同时加快了深水网箱养殖区建设,推动了湛江渔业从传统、浅海、分散经营向现代化、深海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湛江海洋渔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
对初次来湛的作家黄金明来说,湛江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天真蓝,云真漂亮!
这位70后作家是化州人,曾在省级媒体供职,数年前成为专业作家,一直笔耕不辍,今年6月,他的诗集《陌生人诗篇》获得了广东文艺类综合型最高奖——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显然,湛江的蓝天白云激发了他的想象。
游完海湾,采风团登上特呈岛,他们走进陈武汉的家,听导游介绍“文明生态新海岛”的神奇蜕变,倍感欣喜。这个距离霞山只有3海里的小岛,已经一改过去的贫困落后和闭塞,成为文明富足安康的新农村。特呈岛十年的巨变,是湛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缩影和见证!
而更令采风团感到欣慰的是,虽然岛上建设日新月异,但是生态没被破坏,尤其是环岛千亩500年以上的红树林和遍布全岛近百棵参天古榕保存完好。
站在红树林边,看着这片海鸟出没的“海上森林”,中国工笔画协会理事、红泥画创始人孙金龙眼前展现出一幅红泥画作品:以雷州半岛的红土为颜料,画红嘴鸥和红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