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第三届中国(吴川)月饼文化节8月9日至12日在吴川市区隆重举行,200多家月饼生产企业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参展。月饼文化节主要内容有主流月饼品牌展示及订货会、中国月城研讨会、月饼品鉴评比会、文艺晚会以及以月饼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吴川月饼文化再度走进百姓的视野。
历史文化悠久
吴川月饼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
当时,吴川吴阳镇上郭村人吴颐,是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进士。由于他在江苏淮阴奉旨率军抗击蒙古军队大获全胜,宋帝赵禥在庆功御宴上赐其吃“帝赐肉”,以示皇恩浩荡。所谓“帝赐肉”,是一种肉馅的蒸面包,其馅料是由20多种食材组成,由御厨采用秘方特制,造型精巧,皮薄馅靓,诱人食欲,吃后颊齿留香。后吴颐对“帝赐肉”改变烹饪方法,或油煎或火烤,称为“颐饼”、“粤饼”。
适逢中秋佳节,宰相陈宜中吃了吴颐的烤饼后赞其美味,便触景生情将“颐饼”、“粤饼”改称为“月饼”。吴颐致仕回乡,常以月饼赏月自食和赠送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福之意。以后,吴川县城吴阳街的糕饼作坊,效法生产月饼,与现代的吴川月饼极为相似。同时,周边村民也仿照上郭人供月饼、拜月亮、祝团圆。这一美好愿望的习俗,逐渐为吴川城乡的广大民众所接受。
制作工艺独特
中秋赏月吃月饼,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吴川人尤为已甚,无论出门多远,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精妙、独特的吴川月饼制作技艺,同时使吴川月饼长盛不衰。
吴川月饼制作技艺有着自己特殊的传统配方、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每个环节都凝聚了数百年制饼师傅的经验和心血。吴川月饼的原材料大部分采用本地特产,具有浓厚的地方韵味和民族特色。这是吴川月饼风味独特的有力保证。
吴川月饼制作技艺特色主要表现在独特的馅料配方制作,包括“制晾肉”、“制糖肉”、“制叉烧”、“制糕粉”、“制糖浆”、“制调味油”、“调粉制皮”。吴川月饼制作技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处理—配料—手工搅拌成饼馅—调粉制饼皮—称量分块—包饼—成型—刷蛋液—烘烤—凉饼—包装—成品,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吴川月饼以独特的制作技艺享誉海内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