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都贴上博客”
相继出版了16本诗词集
“我写诗词,可谓有苦有乐。因为身体的原因,这些年我是仰卧病榻作诗、填词的,”李娥对记者说,初学写诗时大都是夜间写,每次在关灯睡觉之际,忽然间灵感来了,就打开电筒,拿笔写在旧报纸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再抄正。她说:“当我作《花卉词画集》时,觉得极其困难,眼睛视力极差,离不开放大镜;经常出现心、脑不适,四肢无力,不得不停下来,半天才有点力气提笔。时值高温灼人的盛夏,热得全身是汗,又不能翻身……虽然有点苦,但诗成之际,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愉悦。”

李娥1934年出生在吴川梅菉。1948年,她参加革命的父亲不幸牺牲,家境更加清贫,她只好外出给别人做保姆。解放后,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曾在多所学校任教,又曾在公安局秘书股工作。1959年12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4年,调到吴川梅菉东方红小学任校长。
上世纪80年代初,李娥因患心脑等多种疾病而病倒,长年瘫痪在床。随后,她由在广州工作的大儿子接往广州照料。李娥养育的二儿一女,个个成才,二儿子及女儿在吴川都有稳定的工作。在她患病期间,儿女、媳妇们悉心照料。得知母亲爱读书,儿子耗资万元买回1000多本各类书籍。她如获至宝,每天书不离手。
1999年底,李娥回到了故乡吴川梅菉,长期卧床在家,心里常感到苦闷。2000年4月的一个晚上,她通过电话向一位曾共事几年的老领导吐露了悲观情绪。老领导第二天就写了两首诗赠给她,勉励她振作精神,正确对待疾病,以坚强的意志战胜病魔。老领导还送上《格律诗词启蒙》和一些诗词选集,鼓励她创作诗词,忘却疾病,忘却烦恼。在友人的引导下,她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并开始学写诗词。这年5月初,她创作了诗词处女作——《答友人》。
李娥边学边写,逐渐爱上了诗词创作,性情也比以前更开朗了。她勤学不辍,几乎天天都写诗词,还经常将自认为不错的诗作让女儿拿去给知名诗人指教。没多久,她创作的《答友人(外5首)》被选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诗词集《中华翰墨英才》和《东园美》,并有14首作品入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诗词选萃》。从2000年9月开始,她相继出版了16本诗词集,包括《东园新咏》1-7集,《韵里丹青》1-3集,《李娥诗文集》1-3集,《河山颂词集》,《花卉词画集》及《顾录诗文珍藏集》。多年来,她共创作诗词5000多首,有1000多首诗作在全国各大诗刊发表,多次在全国性诗词比赛中获奖。
在女儿的帮助下,李娥创作的大多数诗词,都贴上了她的“拨墨挥毫绘晚霞”博客,一大批诗友及亲朋成了她的“粉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