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地方”

2013-10-21 16:3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罗磊 何杰 陈纪臻 苏碧银 图/张锋锋 陆华亮
 
广州湾时期的灯具、饰品。

    “口述历史”保护广州湾历史

    沈紫音此次来湛江计划时间较短,但在这短短数天,却让她发出如此感概:“这里真的有太多东西了!以后真的要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才行。”她喜欢亲身“经历”历史,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出发,她说,这样看到的历史才真实、有趣,而不是像权威学者一样高高在上。

    她希望能了解到法国人在广州湾如何与当地人磨合、生存,一想到这个她就忍俊不禁,仿佛一幅幅法国人初到湛江各种不适的窘态浮现出来。但她始终担心,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难以开展:首先语言的限制让交流比较困难,其次文化的差异也有所影响,再者有些老人年纪大了难免会忘记过去一些事。种种难题让沈紫音面露难色,而她最担心的是一些掌握重要资料的老人逝去,让宝贵的历史永埋黄土。

    沈紫音介绍说,香港大学有一位冼玉仪教授正在做香港人的“口述历史”,“去不同的地方找不同的人,不设定主题,采用聊天的形式,让他们自己讲述经历,讲述关于他们自己的故事,让历史尽可能真实地保留下来,这也是目前历史学家找到的比较真实的研究方法。”她希望湛江能有学者使用这个方法,把广州湾的历史尽可能收集起来,因为这是只有经历过广州湾这段历史时期的老人,才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口述的历史能真实反映当年的广州湾。沈紫音知道凭自己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民间与学院之间合作才有可能达成。

    如何平衡商业与历史

    广州湾有不少遗址成为湛江市的旅游景点,为吸引外地游客,有遗址被翻新甚至重做,对于这个现象记者采访了沈紫音。

    记者:对于这种现象,应如何把握商业和历史之间两者关系?

    沈紫音:“平衡商业和历史一直是一个难题,商业化后的历史能赚到钱,但里面的意义和原先就完全不一样了,不能算真正的保留,由于我是研究历史出身,我会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保留历史的原貌。商业化的历史必然引来古建筑开发,引进其他商店,北京的故宫曾经就有‘星巴克’进驻,后来还是被人请了出去,因为历史一旦沾上了钱腥味,那感觉就变了。”

    记者:商业化是否能让广州湾历史更广为人知?

    沈紫音:的确,广州湾的遗址能吸引游客,也能让游客读到这一段历史,这是对历史比较好的宣传手段,但是也可能让这些历史遗址遭受破坏,商业和历史主要找准那个平衡点。其实不通过商业宣传也能让广州湾历史传播开,例如通过教育向下一代讲述这个历史,带他们到博物馆去看看,讲一些历史故事给他们听,平时让他们多看看书籍或者上网,了解家门口的历史,我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愿意做的。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 激情迎赛事 湛江气氛浓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10米台决赛 “湛将”朱子锋获第六名
  • 遂溪岭北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