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校园”,师生们跳起来
排舞进校园的推广方案出来后,潘晓岚与教育部门进行对接,得到了教育部门的积极响应。2012年6月,湛江市文广新局与湛江市教育局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推广排舞活动的通知》,希望通过排舞的学习和推广,丰富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推动全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开展。《通知》同时把排舞大赛提上日程:2012年下半年培训老师、在部分学校开展试点工作、举办排舞初赛;2013年5月-10月举办决赛,选拔优秀队伍参加广东省排舞大赛。
排舞进校园活动顺利启动,首先要培训老师。因为有教育部门的行政推力,学校领导都很重视,派出老师到湛江市艺术活动中心接受免费培训。最先参加培训的是霞山区的教师班,刚开始情况很不乐观。由于排舞是一种节奏性很强、方向多变的舞蹈,常年不跳舞的老师跳起来转得昏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两天培训下来,不仅学员没有信心,连艺术活动中心的老师也心里直打鼓。但是,排舞大赛已经箭在弦上,只能迎难而上。
在艺术活动中心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不断努力,终于让自己跟上了音乐节拍,找到了舞蹈的自信。考核时,老师们伴着动感跳跃的音乐扭动着腰肢,惊奇地发现了排舞的魅力。
培训班总共开了四期,艺术活动中心为全市及各县区培训了250多名排舞人才。这些经过培训的老师成为湛江校园排舞的先锋队,他们回到自己的学校,开始传授排舞。为了加快推广的力度,艺术活动中心还对在中心学习的小学员进行排舞培训,并将接受培训的学员名单发到学生所在的学校,这些小学员也成为学校跳排舞的“小老师”,“在排舞大赛的时候,市区的学校方队中,在前头领舞的很多都是我们的学生。”培训中心副主任舞蹈老师何宗玲说。
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舞蹈,排舞在校园推广之初也遇到了多方面的阻力,学校想方设法加以克服。比如,排舞动感强,节奏感鲜明,舞蹈动作有一定难度,男学生比较难适应和接受,但是,作为一种校园群体性运动,男学生怎么可以缺席?为了动员男学生参加,校领导和班主任作了大量工作,一个班一个班动员,让学生了解排舞,鼓励学生参与到跳舞的行列中。有些学校场地小,便将不同的班级分在不同的时间段练习排舞。
“排舞成为许多学校‘大课间’的主要活动内容,开始有些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持有意见,认为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是‘浪费时间’,但是他们很快发现:热情奔放的排舞对舒缓疲劳、调节心情和提高学习效率大有好处,于是,他们转变观念,不仅鼓励学生跳,自己也加入到跳舞的行列中来。”湛江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的张(合体字“火斤”)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