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新闻网讯: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上,在孩子们专注的眼睛里,在孩子们展开的画纸上!
上个周末,湛江市艺术活动中心组织数十名“小画家”到湛江渔港公园开展“寻找秋天”主题写生活动,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发现湛江秋天的美。下午2:30分,渔港公园沐浴着金色的阳光,风从海上来,穿过海边的椰林,掠过大黄椰长长的发梢,轻拂着公园里的花草。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撷取公园一景,像一群鸟雀散落在湖边、海堤、花丛、草地,他们或盘腿席地而坐,或坐在石头上,取出速写薄,认真观察,一笔一划描绘他们眼中的美景。
“沙、沙、沙……”笔落纸上,绘出长长的叶片、绽放的花、挺拔的树、漫步的行人、飞扬的风筝……
一位小姑娘坐在石头上,专注地画一棵大黄椰和一丛茂盛的芍药,她的母亲在一旁面带微笑看着女儿画画。小姑娘叫何玲,今年13岁,刚上初一,4岁对画画感兴趣,父母便给她报名在艺术活动中心学画画。何玲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学画的过程,父母没有过多干预,给得最多的是鼓励,让孩子一直保持着画画的兴趣,并且坚持了下来。现在,画画已经成为孩子纪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坚持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家长最好的引导是鼓励。”何玲的妈妈说。
10岁的吴柔莹学画已经7年,从小爱看漫画书,也爱涂鸦,父母随着孩子的兴趣,给她买了很多的漫画书、卡通人物,带孩子郊游时也会带上画纸和画笔,让孩子随时随地想画就画。
“绘画能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孩子变得更细心和更有耐心。”
吴柔莹的妈妈欣慰地说。
颜如卿是位可爱的小姑娘,今年8岁,造型和线条已经颇有基础,其母郑老师是18小的美术老师。受母亲影响,小姑娘从小爱画画,而身为母亲的郑老师也没有教女儿更多技巧,让孩子自由想象的结果,是创意十足画面往往让人眼前一亮。
“美育是一种品质培养,对于孩子,我觉得家长能给的就是引导和鼓励,从小给孩子打一点基础,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变要老师家长‘喂’为自己要‘吃’。”郑老师说。
正当记者和家长们聊的时候,一个脆脆的声音响起:“妈妈,书上说,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一片一片往下落。但是湛江的秋天为什么是绿色的?”
循声望去,附近一位小姑娘隐身于草色青葱间,正在画湖边一丛芍药。小孩子的妈妈给孩子解释:“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气候差异大,冷空气自北而南,现在的北方已经下雪了,我们湛江的秋天还姗姗来迟……”
不知道家长的答案是否能令小姑娘满意,但见小姑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开始专注画画。
生活中不缺乏美,缺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显然,无论湛江的秋天是金黄还是青翠,孩子们已经在公园里,在草地上,在树林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发现和思考,并纪录在画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