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湛江微电影产业发展很快,拍微电影的人越来越多,微电影作品也越来越受欢迎,一些作品更是获得国内大奖。最近,趁着广东微电影交流中心总监孙堪培回湛,记者采访了他,就广东微电影发展现状以及湛江微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交谈。
活跃在深圳微影界的雷州人
在深圳微电影界,人人都叫孙堪培为“培少”。 孙堪培是雷州人,早期在湛江艺校学美术,随后到北京深造,并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一年,学习视觉传达。学成后,他回到深圳从事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行业。几年前,他转型做影视行业。
10月中下旬,孙堪培在深圳展开组织策划广东省首届微电影交流会,引起业界较大反响。他说:“微电影不能光自己做自己的,除网络交流外,我们要建立一个面对面对话平台,更好地促进各路好手的交流,抱团发展。”
孙堪培表示,广东首届微电影交流会只是一个尝试,大家抱着学习的态度来交流,拿出资源和经验共同分享,最终会议得到很多业界人士的认可。他说,“今后,我会多回湛江,与湛江本土的微电影从业人员交流,我会将自己了解的最新资讯带回来,我希望湛江微电影产业早日进入快车道,我乐于为湛江微电影发展出一份力。”
谈微电影发展:商业运作,抱团推广
谈及微电影,孙堪培是这样理解的。他告诉记者:“我从事影视行业多年,微电影虽是个新兴行业,在此之前,类似的作品叫‘DV’。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登堂入室,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微电影如何盈利,这问题困扰着不少的行业人士。孙堪培认为应多与商业联系起来。通过植入广告,才能让微电影达到营利,微电影需要一个市场化转型,逐渐由专业化走向职业化。孙堪培说,“每个城市都应该架起一个平台,抱团推广微电影。同时,微电影可多向广告公司取经。广告公司运作成熟,人才储备充足。微电影制作团体要多与广告公司多打交道,促进导演、编剧等人才的流动与学习交流,这样才有灵感的火花,才会提高微电影从业者的兴趣。
孙堪培虽然身在深圳,但非常关心湛江微电影的发展。他说:“湛江人制作的微电影相当不错,人才素质很高。但行业仍停留在兴趣和业余阶段,只有两三个专业的微电影团队,没有正规微电影影视公司,微电影行业仍未成气候。”他认为湛江微电影缺少一个“推进器”,缺少核心组织和牵头人物,整个行业也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