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农民陈仕修欲建民间博物馆

2013-11-27 09:1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陈昌波 陈因文

    10年前抛弃打井行当,一心搞收藏,遭到父亲的极力反对。但他痴心不改,早出晚归,风餐露宿,足迹踏遍雷州、徐闻、遂溪的所有乡村,甚至还跑到廉江等地收“古董”。如今,他收藏各类“古董”3万多种,数量达10万多件。淳朴的农家汉子陈仕修直言,他最大的愿望是建起雷州首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农民收藏家陈仕修说,每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

    农家汉子变身收藏“狂人”

    今年刚满40岁的陈仕修,是雷州市沈塘镇大陈村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大陈村是远近有名的打井专业村,全村从业人员达600余人。由于家庭贫困,初中还没有毕业的陈仕修便加入了打井队,平时跟随村中兄弟,外出打井挣钱补贴家用。

    在走村串户的过程中,陈仕修看到,很多农家人将淘汰下来的生产生活器具随意地丢弃在房前屋后,这让他觉得很痛心。每次遇到这种情形,他往往与主人商量,以合适的价格买下来。“那时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把这些东西丢弃很可惜。”回想起收藏的初衷,陈仕修如是说。

    日积月累,堆积在陈仕修家中的老物件越来越多。闲暇时间,他总围着这些老物件打转,摆弄、欣赏、把玩……越看越入心,越玩越痴迷。2003年,他干脆抛下打井这个行当,一门心思搞起收藏。

    从那时起,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配上一只喇叭,风里来雨里去,四处“寻宝”。他这一举动,首先招来父亲的反对。打井虽然辛苦,但一天下来能收入上百元,陈仕修整天“游荡”乡野,不但断了经济来源,反而贴上所有积蓄。有一次,当他从乡下抱回一尊石狗,父亲那满腹怨气终于如同火山般爆发了,随手抡起一根棍棒,朝着陈仕修就打。而陈仕修当时已成家立业,这在一般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

    “我爸那是封建思想,认为石狗是让人烧香膜拜的神灵,搬回家中不吉利。”陈仕修也很体谅父亲的冲动,“但我就是喜欢这玩意,不干这行,生活就失去滋味。”源于对老物件的痴迷,他在这条道上坚持走了下去。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 激情迎赛事 湛江气氛浓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10米台决赛 “湛将”朱子锋获第六名
  • 遂溪岭北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