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越来越抢手
老街民族路上的老房子承载了许多的生活印记,一幢民居就是一段历史。
民族路的房子基本为二层骑楼式两进两开间砖混木结构,一楼为商用,二楼为居住,有骑楼廊巷。大部分楼房整体结构形制保存较好,融合了法国风情与岭南骑楼的韵味。
记者看到,民族路不少老房子已经被租了出去,这些老房子修旧如旧被重新装修,变身古玩店。记者采访后发现民族路的老房子已经到了一“老”难求的地步。到这来寻“老”的人,除了是找寻商机外,更多的是找寻远去的历史记忆。
玩家钟任福告诉记者,现在在民族路已有不少古玩店铺,但还有很多人想在这里开店,因此尽管附近的租金低廉,但这里也是一铺难求。
老街已有“动态保护”
像每条“高龄”老街一样,民族路老房子古旧的白墙黑瓦严重风化,木料腐朽……加上没有严格的规划,往往在一条街上既有清末民初的老房子,也有建国初期的大瓦房,更有近年来建造的楼房。
尽管现在已有规划,但仍有不少居民担心民族路落入“老房子已沧桑老故事叫不响”的境地。
可喜的是,“三民路”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出台后,政府已着手对民族路等老街做出规划,以“修旧如旧、整体保护”的方式打造文化长廊,参照北京“798”艺术村形式,引入收藏家、艺术家等文化产业精英落户创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古玩玩家集中到“三民路”经营。钟任福说:“湛江要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古玩市场,不仅便于管理,还能促进湛江古玩行业的发展。”
湛江收藏界人士认为,湛江特别是赤坎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本土文化、沿海文化、中原文化、对外通商以及殖民地时期沿袭下来的外来文化,一直影响至今。秦砖、汉瓦、石狗、铜鼓、木雕、家具、傩面舞具、面人、纸扎、刺绣、角雕等等,都是湛江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库。利用民族路旧街道打造古玩街,不仅可将赤坎打造成为文化大区,也会带动赤坎的经济文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