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接待客商140多批500多人次,今年计划落地项目54个。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及《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工作部署,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这一课题,从上月中旬起进行调研。5月15日,冒着烈日和高温,市政协主席邓碧泉率视察团先后到霞山、赤坎、开发区、海东新区,实地了解保利原点广场、大通街“民国风情街”、万达广场、奥体中心等项目的进展情况。
现场 ——
扩容提质中心城区日新月异
15日当天,大家在现场欣喜地发现,海东新区建设日新月异:湛江市的城市新地标——奥体中心“横空出世”,她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一座座现代化的大型楼盘开工建设;海东大道即将通车。
在一海之隔、位于海西的中央商务区,荣盛、大连万达两大广场等项目已经在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中央商务区总规划用地面积3.7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9平方公里,外围协调区1.86平方公里。该区定位为粤西金融总部服务平台、南海港文化体验目的地,重点发展金融贸易、总部经济、文化休憩、航运服务、休闲娱乐、购物、酒店、居住、信息服务、会议会展等核心功能。
在霞山,原点广场项目是我市有史以来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和最大的城市建设项目,与湛江港一区的改造搬迁融为一体,将市区西南部的生产岸线转化为现代海湾城市亮丽的生活岸线。该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美景日渐显现。
……
这些,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潜力,坚定了信心!
目标 ——
力争至2017年
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
规模达195平方公里
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刘伟雄介绍,本次湛江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目标,力争至2017年,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规模达19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18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重22.4%;地区生产总值19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53.7%。
其中,包括城区优化拓展,向南依托东海岛培育现代化工业新城;向东以海东新区和南三岛为重点,建设国家滨海旅游示范区与中国南方冬休度假基地;向西重点建设西城新区、职业教育基地。聚力加快海东新区建设,把海东新区作为我市城市扩容提质的“主战场”,高起点、高标准把海东新区建设成为全省地级城市扩容提质的崭新亮点和湛江新城区建设的代表作。
城区还要强芯提质,推进对赤坎三民路、大通街民国风情街和霞山欧陆风情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建设法式风情街,凸显城市历史风貌。加快中央商务区、原点广场、东盟城、渔人码头等项目建设,加快“三旧”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全面实施大街大路“白改黑”、小街小巷“旧变新”以及“城市点亮增亮”工程,不断提升西岸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进展 ——
建设热火朝天
规划日渐显现
■新区交通格局初具雏形
新区建设,交通先行。海东快线预计明年5月正式通车;调顺跨海大桥计划今年11月动工;湛江奥体中心配套十条道路已动工建设,预计明年2月份全部竣工通车。
除此之外,海东新区起步区的另外七条道路将于今年动工建设;海东快线全线长22.5公里已动工建设,预计明年5月正式通车;调顺跨海大桥将于今年11月动工;海湾大道美化、绿化工程已完成施工招投标。新区“三横四纵”交通格局形成。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海东院区项目310多亩用地已征下,开展设计立项,预计今年可动工建设,建成可供3000张床位,是粤西乃至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医院。
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公交枢纽站、新奥燃气、中轴线地下管廊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均已确定选址,部分完成了征地,6月份可动工建设。中小学校规划布局全部完成,正商谈示范性高级中学落户事宜。
目前有2000多名施工人员日夜奋战在“湛江奥体中心”项目及其周边道路、绿化、观海长廊等配套设施工地上,预计今年10月份左右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据坡头区委书记、海东新区管委会筹建处主任梁培,坡头区区长、海东新区管委会筹建处第一副主任崔青介绍,去年以来,海东新区总共接待客商140多批500多人次,包括德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客商,以及红星美凯龙、电子商务等国内知名企业。其中意向项目25个,落实签约项目9个,签约资金220亿元。
今年计划分两批落地项目54个。其中计划5-6月份让平铝湛江产业园、附属医院海东院区、南粤银行金融大厦、宝钢及中科炼化生活区、海东总部大厦等20个项目动工建设,计划10月份让普银粤西电子商务城、家用电器商贸中心、湛江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20-30个项目动工建设,完成总投资额约100亿元。
■杜绝盲目开发,防止新区成“空城”
“新区建设不能一味开发房地产住宅,要防止新区变‘空城’。产业是新区的重要基础和内涵。有了产业,新区才有长久的生机和活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来聚集和带动。所以,‘产城联动’很重要!”座谈会上,大家达成了共识。
基于此,海东新区正积极构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示范基地、电子电器等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官渡物流园(官渡工业园)、龙头工业园以及产学研合作园区等产业发展布局。
目前,科技产业园逐步形成 “一园两区”发展格局。官渡园区已开发2500亩,第三期1000亩正加快建设;龙头园区首期完成了园区近期开发的1145亩土地征收工作,现已有8家企业落户。截至目前,产业园共引进项目74个,引资总额83亿元。其中建成投产企业53家,规模以上企业33家,形成了良好的企业聚集效应。2014年第一季度,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4398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120万元,实现税收收入826万元,实现外贸出口883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