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百镇行】走进雷州东里镇:宜居东里生态美

2016-12-13 09:4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钟邦国 李广用

镇情概述

    东里镇位于雷州半岛东部沿海,距雷州市区49公里,全镇总人口10万多人。东里镇是典型的沿海乡镇,三面环海。

    近年来,该镇围绕“宜居东里、生态文明”主题,通过改造道路,整治环境,挖掘旅游和历史资源,积极解决镇圩和乡村群众出行、环境卫生、乡村游等热点民生问题。

整洁卫生的伟家村。钟邦国 摄

    镇圩:巨大变化群众点赞

    12月1日上午,在雷州市东里镇镇圩海滨大道两旁,人头攒动,热火朝天,一场声势浩大的植树活动正在这里举行。仅半天时间,共栽植风景树小叶榄仁400多株。该镇党委书记潘晓飞告诉记者,该镇以植树绿化为切入点,大力开展镇容镇貌绿化美化,完善镇圩所有街道的排污、人行道等基础设施,改善镇村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东里。

    如今,走进东里,宽敞的街道,整洁的卫生,文明的风气让人耳目一新。很多群众赞扬,该镇镇圩是雷州市变化最大的乡镇之一。

    海滨路全长1.2公里,既是该镇主街道,也是连接雷州城区的唯一交通要道。由于过去道路及排污系统设计滞后,路面狭窄,排污不畅。大雨大浸,小雨小浸是该路的真实写照。严重影响过往车辆交通安全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反响强烈。

    经镇党委扩大会议多次讨论,决定将改造海滨路列为重点解决的民生问题。今年1月,海滨路的改造工程开始动工,拓宽路面8米,道路两旁排洪排涝沟改建为1米宽、1米深。目前,已投入改造资金250多万元,海滨路的道路拓宽和排洪排涝沟建设工程及道路两旁绿化工程已完成,交通拥堵现象及道路积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记者随机采访几个路过的群众,他们对解决多年来的民生问题赞不绝口。

    不仅是海滨路,位于镇政府门前、镇圩主要道路的东华路也让群众纷纷点赞。“我在东华路做生意几年,见证了东华路的巨大变化”。在该路经营电动车的林大姐说,该路过去拥挤不堪,乱摆乱卖,人车难行,多次发生交通事故。经过整治后,目前车辆摆放有序,街道整洁。

    据了解,该镇加强镇圩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对生活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转运处理,解决了生活垃圾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全面铺开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整治“六乱”专项行动。投入10多万元合理规划镇区停车位,设置警示牌,加强线外停车的处罚,有效杜绝了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此外,该镇成立了由镇干部职工、派出所、工商所等人员组成的镇圩管理队伍,对镇圩卫生交通、“六乱”现象实行常态化管理整治。

    乡村:自然古韵扑面来

    来到东里镇洪流村海边,记者不禁被一片郁郁苍苍的红树林吸引。洪流村党支部书记黄妃葵介绍,洪流森林公园中的700多亩连片红树林,是上天恩赐给洪流村的宝贵财富。

    这片红树林潮起潮落,见证洪流村的变迁和沧桑。黄妃葵回忆,清末,匪贼四起,多次来村里抢劫,这片高大的红树林成为避难者的天堂。几百亩的红树林果子成熟时,四邻八乡的渔民纷纷到这里采摘,让饥荒年代的渔民得以充饥。改革开放后,村里制定村规民约,严禁砍伐红树林和捕猎海鸟。有个别村民偷砍红树林被发现后,村里除了通过广播在全村通报外,还罚砍树者出钱放电影给村民收看。自此,村民对待红树林都是像对家人一样,宠爱有加。每晚,数不清的海鸟归巢,场面颇为壮观。

    去年,雷州林业局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将红树林在保护基础上开发成森林公园,建起让游客休息的小亭,可入海观赏风景的游客通道。“每逢节假日,很多游客来这里休闲观光,特别是学生非常喜欢这里蔚蓝的大海,虬枝盘曲的红树林,翔集盘旋的海鸟”。黄妃葵希望这片珍贵难得的红树林成为雷州一张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这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走进伟家村,全村整洁卫生,鸟语花香。九座气势恢宏的古民居令人叹为观止,其中“司马第”、“浩授第”、“树德第”、“图居第”和“懋祺第”五座连体。五座建筑,都是三进门,设计精巧,院内壁画、浮雕门类齐全,古色古香,栩栩如生。并且五座古居里面各有一个小门相互连通。

    伟家村位于东里镇北侧,距离镇政府约2公里。是广东省卫生村、湛江市生态文明村和革命老区村,具有400多年历史,是东里镇最古老的村庄之一。前山后岭的布局,是典型的山村。全村300多户,1500多人。

    村委会主任卓林介绍,这五座建筑约有200年的历史,是5个兄弟同时动工兴建的。由此可见,这些古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虽然这些住宅已比较破旧,但单从屋檐上雕刻的麒麟等各种图案来看,就足以显现出当年府第的典雅。

    村民带记者走进该村“勤直公祠”。祠内珍藏着村民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从清朝道光至光绪年间的五块古牌匾。分别是“拔魁”、“文魁”、“岁魁”及“保固东里”等。

    每个牌匾后面蕴藏着一段历史荣光。其中“保固东里”后面有一段故事。清末民国时期,邻近周围寇贼作乱,威胁着村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卓宏雅等卓氏兄弟特别受命带军剿贼有功并被专门授予牌匾加功记录其德为,牌匾右边记载道:特授雷州府当参府随带军功加三级记录四次德为。在这块大牌匾上记者还留意到两个小孔,村民老卓告诉记者,这两个小孔是当年贼寇因不敌军民的共同抗敌,而远远对着牌匾射击留下来的子弹孔,它们的存在是村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重要标志。“勤直公祠”还是解放海南岛时期解放军及雷州地委渡海作战的指挥部。

    该村村后,是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有山竹、朴树、榕树、莺歌、樟树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树木,这片树林共280多亩,目前村民已制定村规民约,保护这片珍贵的生态保护林。村后还有一口400多年的古井,从不干涸,清甜甘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140亿元!3个海上风电项目1投产2开工
  • 能源产业多面开花  绿色转型蹄疾步稳
  • 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以高质量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
  •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 我市18家旅游民宿获评“老兵驿站”示范点
  • 粤西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全面建成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