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百姓故事】文车村的热心人郑尚

2016-12-29 10:3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钟邦国 郭春皇

天气渐冷,郑尚为年过八旬的杨宝老人家扣纽扣。吴文康 摄

    遂溪黄略镇文车村村民基本都姓杨,而郑尚这位“外村人”却在该村村民眼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并得到广大村民的认可和尊重。

    今年63岁的郑尚出生于廉江横山镇,在他6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两年后,他随母亲一起来到文车村一户杨姓家庭,开始了新的一段生活。

    昨日中午,郑尚回到文车村看望杨宝老人。杨宝是郑尚继父的小弟,也就是郑尚的二叔。

    今年5月,杨宝从牛车上摔下来,导致右大腿发生骨折。杨宝一家的生活本来就一贫如洗,他的伤情更是雪上加霜,“到哪里筹到所需的医疗费呢?”

    郑尚得知杨宝的情况后,便送他到湛江市区一家医院住院接受治疗,随后也送上2万多元治疗费。

    “他的生活那么穷苦了,如果我不帮他,恐怕会耽误了他接受手术的最佳时机呢。”郑尚平静地说。

    现在,出院后的杨宝基本能够起床行走。这让郑尚放心不少。

    郑尚从20岁开始工作时起,他就自觉地照顾了继父的两个生活贫困的弟弟,一照顾就是几十年。10年前,他的大叔叔去世后,他继续照顾着他的二叔杨宝。连牛车也是郑尚给杨宝买的。掐指一算,他照顾杨宝已有43个年头。

    带头为叔叔建起楼房

    在村民们眼中,郑尚对叔叔照顾得相当到位,村民杨大伯说,对于郑尚的孝顺举动,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头。

    郑尚照顾杨宝可谓无微不至。他说,逢年过节,他会给堂叔一家买几套衣服和带回一些食物;平时,他也是先煮好菜再带回来,“这样能为堂叔节省点钱。”

    目前,杨宝一家住在郑尚的老屋中。但屋顶的一部分瓦片被去年10月份发生的强台风“彩虹”掀起,只能用帆布遮住。遇上下雨天,雨水会从帆布缝隙中落入房间中。

    看到杨宝一家人蜗居在这破旧的房间中,郑尚急在心头,“怎样才能为二叔一家建一座遮风挡雨的楼房呢?”去年12月,郑尚将这个想法和文车村一些村民说之后,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杨宝的130平方米的新房于今年10月份开始动工建设,本月18日也封顶了。记者看到,杨宝的一层新楼房基本完工。

    郑尚说,这座房子的建设多亏多方帮忙,黄略镇驻文车村工作组长陈宪扶持5千元,村民杨兹明襄助1万元,杨车喜支持5千元,杨桂给5千元,杨新负责窗户的钱,村干部杨秋容、杨志容倾力支持……郑尚也出了5万元,“很高兴能够为二叔一家建起了遮风挡雨的新房子”。

    这些爱心村民告诉记者,郑尚是一位值得我们尊重的人,他为文车村做了不少公益事,他的举动让我们感动不已,对于他的想法,我们尽力支持。

    热心支持村里公益事业

    郑尚现在是一名退休干部。他从20岁担任大队副书记起,当过乡长、镇党委书记、县级公用事业局局长,退休前担任遂溪县依法治县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一职,并于2014年退休。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郑尚对文车村的教育事业比较关心,在上世纪80年代该村修建小学,他捐了300元;1992年建立文车中学时,他捐了1500元;2010年文车成立教育基金,他又捐了1万元。

    文车村从2007年起便告别了夜晚黑灯瞎火的场景,迎来了一盏盏明亮的路灯,让村民夜晚行路安全、放心。多位村民说,这些也是多亏尚哥大力帮忙才行。村民嘴中的尚哥,指的正是郑尚。

    “当时,我帮忙村里争取到100盏路灯,能够为村里做点实事,自己也很高兴。”郑尚平静地说。

    除此之外,在村修建硬底化道路、祠堂等方面,郑尚也是慷慨解囊,总共捐了近2万元。

    记者了解到,热心公益的郑尚却是节衣缩食,妻子下岗多年,经济不是很宽裕。前几年,女婿生前因患重症基本花掉郑尚所有的积蓄。他给宝叔建房的钱相当部分是借朋友的。

    村支书杨玉文说,几十年来,村里人对郑尚都是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对他这种默默行善的举动,村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140亿元!3个海上风电项目1投产2开工
  • 能源产业多面开花  绿色转型蹄疾步稳
  • 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以高质量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
  •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 我市18家旅游民宿获评“老兵驿站”示范点
  • 粤西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全面建成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