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匠心+创新 促乡村特色经济产业蓬勃发展

2023-12-24 09:3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刘巧钦(雷州)

位于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的茂德公古法酱油晒场,工人正在忙碌。 记者 张锋锋 摄

据《湛江日报》,近日记者走进龙门镇足荣村茂德公古法酱油晒场,探访茂德公集团如何唤醒古法酱油非遗技艺,激发“镇能量”。

足荣村手工酱油坊始于1911年,足荣村古法酱油技艺颇具挖掘价值与经济发展潜力。茂德公集团瞄准这一非遗技艺,以匠心十创新模式去唤醒古法酱油非遗技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经济,打造商贸圩镇。

匠心激活古法酱油体现为:茂德公集团董事长陈宇希望以“沉下来、静下来、慢下来”的心态去打造产品;茂德公古法酱油的酿造必经三十多道精益求精的工序,力求品质上乘,口感醇香。大规模培训乡村古法酱油技艺匠人,让古法酱油同餐饮服务业、预制菜等多种产业相融合发展,是茂德公集团弘扬古法酱油非遗的创新模式。

工匠精神是打造优质产品、受青睐产品、行稳致远畅销产品不可缺的精神元素。工匠精神是传承非遗手艺必备的心理条件。然而,匠心匠艺是高速发展的当下、疯狂追求盈利的当下最易迷失的宝物。茂德公集团用匠心匠艺唤醒非遗技艺,打造特色经济,为当下各产业经营者与技艺学习者树立起践行工匠精神的标杆。

恰如茂德公古法酱油的酿造,湛江许多老字号特色美食的制作工序极其细碎而复杂,诸如雷州腌鱼干、雷州籶粽糕、雷州手磨豆腐花、雷州乌石甜糟、徐闻烤羊排等。笔者深谙一笼盈利微薄的正宗雷州籶粽糕的制作,整个过程需要36小时,二十多道工序,三十多种材料,且对每一道工序、材料配比、火候变化、烹饪时长的要求极其苛刻。经过匠心匠艺制作出来的这些美食极受消费者青睐,同样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然而诸多如此的美食及其技艺还散落于民间,藏在深闺,还未能发展为地方特色经济。原因何在?窃以为这些非遗美食还有待于富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去扶持与发掘,还有待于一批具备匠心匠艺的匠人去传承和弘扬。

茂德公集团举办弘扬非遗手艺的古法酱油给力培训班,是一项深值点赞的举措。充分利用老匠人技艺高手,组织培训班,号召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学习,把自己打造成为合格的匠人。只有培养起一支队伍不断壮大的掌握扎实技艺、拥有工匠精神的新匠人,才能托起振兴乡村特色经济的艳阳天。

目前,湛江各乡镇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政府政策、互联网与高科技扶贫的福利,发挥乡贤力量,联合高校、携手匠人高手,举办各式特色技艺培训班,打造特色经济技艺新能手团队,充实发展乡村特色经济人才库。

茂德公集团融合多种产业发展古法酱油特色经济的创新模式深值推广。善融多种产业,与多种组织抱团取暖,正是当下乡村各特色经济寻求发展的新趋向。目前,湛江乡镇特色经济产业抱团相融发展的模式百花齐放。遂溪下六甘薯以锻造金链条的模式与加工食品、预制菜、医药品相融发展,遂溪岭北毛豆选择“乡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基地”模式,雷州调风镇改良品种香蕉以“政府+科研院所+合作社”模式打造产业,麻章区湖光镇料村的释迦果以“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开拓致富路……

对于产业经营者,匠心是应持的心态,匠艺是必备的素质,创新思维与运行模式是向前发展的动力。基于实际,乡村特色经济产业应以匠心+创新模式高效高质推进“百千万工程”,振兴乡村。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神舟十八、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拍“全家福”
  • 冬日的东西洋田满眼金黄
  • “烟火气”融入“草药香”!中医药夜市点亮群众健康夜生活
  • 驻遂溪县界炮镇工作队:科技赋能圣女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 弘扬奥运精神,绽放青春力量
  • 南部战区海军与湛江市共同探索教育拥军新路径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