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北京研学活动的第三天,猝不及防的大雨打乱了大家的行程,但有趣又有内涵的研学活动没有停息。在当天上午的研学课堂上,孩子们带着好奇和懵懂的眼神走进教室,聆听了一场有趣的老北京文化课堂。
胡同、四合院、脸谱、老北京口味……今天的课堂丰富多彩,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要数脸谱课堂。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熟悉的音乐响起,孩子们瞬间来了兴致。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京剧脸谱的来源、类别及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大家对国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抹丹青,勾勒出千年风华。”脸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脸谱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它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注重“变形”“传神”“寓意”。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脸谱化了。历经百年发展与传播,京剧脸谱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之一。
在生动的讲解里,孩子们被那绚丽多彩、形态各异的脸谱所吸引,不时发出惊叹之声。在随后的体验活动中,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空白的脸谱上尽情挥洒自己的创意。他们小心翼翼地勾勒线条,仔细地涂抹色彩,每一笔都充满了专注和热情。不一会儿,一张张个性十足、五彩斑斓的脸谱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通过手绘脸谱,孩子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更好地了解国粹文化知识,领略国粹文化的独特韵味。
下午的旅程,虽然有些许可惜,没能进入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里面进行游玩。但是孩子们在门口与好友的合影,不仅将成为其研学之旅的美好回忆,还能够激励自己继续追求知识和成长。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代表着中国的优秀教育体系和学术水平。这张与高校门口的合影,将继续激励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卓越,并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进步,也承载了孩子们走进清华北大,成为两大高校学子的美好理想。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作为中国乃至全球著名的高等学府,拥有许多杰出的学生。孩子们与清华大学在读学子孙月、北京大学在读学子蒋妍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在交流的过程中,孙月、蒋妍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让孩子们啧啧惊奇。他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学术理论,还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能时刻警醒自己,合理安排自身时间,在学习之余参与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并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与两位北大学子进行讨论,孩子们不仅从他们的观点和分析中学到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见解,同时也受到他们独特的思维启发,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通过与他们交流,孩子们对北大学子们的聪明才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美好的时光过得真快,含金量满满的一天在孩子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明天凌晨,电视里看到的“神圣时刻”将出现在眼前,孩子们将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个庄严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