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CCTV-13)金牌栏目“朝闻天下”中,播出了《千帆竞发,踏浪逐鲜·广东湛江:捕捞船升级换代,渔民出海收获满满》新闻报道,引起观众、网友们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26日的新闻中,伴随着雷州半岛蓝天白云碧海的秀美风光镜头,央视主播娓娓道来:在广东湛江市,为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当地逐步淘汰污染严重、安全性差的捕捞船,正在建造一批环保、能进行远海捕捞的先进捕捞船。日前,央视记者登上了当地一位渔民的钢制渔船,和他一起出海,感受今年开渔后的新变化。
杨天安是湛江地道的渔民,祖辈都以打鱼为生。前几年,杨天安淘汰了吨位小、安全性差的旧木船,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他贷款购置了吨位大、通信先进、能远海捕鱼的钢制渔船。杨天安如数家珍地介绍自己的新渔船:“现在这个(航行设备)先进,有北斗(导航系统),有GPS(导航系统)。现在(设备)先进了,你有什么危险,它有个红色的按钮,直接按它就可以联系(救援)了。”
和杨天安一同去捕鱼的另外一艘船,是杨天安的表弟杨平的。杨平也贷款买了和杨天安大小形状几乎一样的远海捕捞船,目的是两艘船能协调作业拖网捕鱼,捕捞更多的海产品。
晚上10点,经过5个多小时的连续拉网捕鱼,两兄弟决定起网收鱼。他估算,这一网能卖1万来块钱。
央视新闻介绍:近年来,为保护海洋生态,湛江市有关部门采取捕捞船只减不增的政策,逐渐有序淘汰安全性差、污染严重的捕捞船。对完成更新改造的渔船,按照造价的30%给予补贴。同时,为缓解休渔期间渔民生计问题,湛江市向休渔的渔民发放生活补助。这些举措,有效维护了渔区生产稳定。
湛江晚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