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登革热

2024-10-11 21:49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文秋华 通讯员林颖

记者从湛江市疾控中心了解到,2024年第40周(9月30日至10月6日),全市新增报告123例登革热病例,较第39周增加81例,环比增加192.86%。无报告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医生建议市民,要翻盆倒罐清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伊蚊叮咬,防患于未然。

据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陈勇军副主任医师介绍,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登革热病毒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陈勇军医师介绍,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一般在2—5天发病,潜伏期最长可达15天。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有4种,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征+三痛+皮疹。即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三痛,一般会出现头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每年5—11月,是广东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如果所处地区的媒介伊蚊密度越高,那么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越高。因此,预防登革热要从控制伊蚊着手,市民要积极行动,翻盆倒罐清积水,减少伊蚊幼虫的孳生。居家可以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挂蚊帐,常备蚊香、驱蚊剂、电蚊拍等驱蚊灭蚊装备。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时间段(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外出,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外出活动时,最好穿浅色长袖衣、长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柠檬叶、桉叶油等成分的驱蚊产品。

市民出行前,要充分做好防蚊准备,旅游期间全程防蚊。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热、痛、红、疹”等登革热相关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具体的症状及住家周围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热的情况。如果近期有国外和省外工作或旅游史,也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

编辑:张雅婷
值班主任:罗颖露
值班编委:梁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多彩活动迎重阳
  • 雷州“九斗红橙”早上市供不应求
  • 街头小游园,让市民转角遇见诗意生活
  • 中交四航院深入坡头区南三镇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 廉江良垌:“N+美丽庭院”模式绘就绿美乡村新画卷
  • 湛江机场高速项目“提速冲刺”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