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毛进连就地取材,利用树墩、桌椅和普通木板搭建起了一个阅读空间
沿着一路荔枝树,漫步在彩虹路上,东坡文化主题景观小品、花繁叶茂的“四小园”、美丽开放式庭院,还有晾晒稻谷的村民……日前,记者走进遂溪县乌塘镇新屋村,就像走进了一座花园,村在景中、景在村中、人在画中,处处展现出乡村振兴的崭新风貌。
自“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遂溪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妇联的指导下,乌塘镇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美丽庭院”建设,将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新屋村作为标杆,结合该村自身独特的荔枝文化底蕴,积极组织实施“美丽庭院”典型村创建活动。
东坡文化主题景观小品
凝聚合力让乡村颜值“靓起来”
乌塘镇因地制宜,延续本村田园特色,凸显荔枝文化,拓展美丽庭院建设经济功能,发挥“美丽庭院+”的优势,结合荔枝产业发展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以庭院经济效益巩固美丽庭院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将美丽庭院创建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遵守社会公德,践行勤劳致富、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等理念。
同时以荔枝文化为基础元素对全村风貌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把村庄角落打造成荔枝元素文旅景观,为新屋村美丽庭院建设奠定风貌环境基础,同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和“三有”农村老党员、老妇女的积极作用,开展村容整治、宣传绿色生活理念,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和家庭参与美丽庭院创建活动。
还积极挖掘资源,通过双百行动链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将以党建帮扶助力美丽庭院建设,从体育器材、投影设备、书籍文具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新屋村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要求,科学统筹各级财政及社会资金,调动群众积极性,全面推进了村主干道进行白改黑、村庄农房外立面微改造、“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集中供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治理、主干道路硬化、亮化等工作,并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管护机制。如今新屋村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
晾晒稻谷的村民
微改“庭院”绘乡村新“院”景
在乌塘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下,新屋村村两委干部带领村民对美丽庭院的建设进行策划、设计,引导村民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开放式庭院——“忠孝苑”“纯真苑”“博学苑”“振兴苑”。
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伟荣积极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率先垂范,在自家庭院及门前屋后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始终以陈超中将的座右铭“为民谋利为国劳,我是党人多自豪”激励自己,将忠孝文化巧妙地融入庭院建设之中。在“忠孝苑”里,处处彰显着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庭院,更是传承忠孝文化、弘扬家庭美德的重要阵地。
走进“纯真苑”,庭院一隅的沙池和滑梯瞬间抓住大家的目光,而另一角,则是错落有致的小菜园。这里是种植大户李青家的院子,宽敞明亮,打造青少年研学实践阵地。在这里,孩子们不仅传承了农耕文化,还学会了种植和管理作物,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美丽庭院建设中。
热心村民毛进连的庭院别具一格,其就地取材,利用树墩、桌椅和普通木板搭建起了一个阅读空间。这一创举,为整个庭院赋予了文化气息。村里更是别出心裁,将原本深藏于村委会办公楼的农家书屋迁至此处,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将它打造成了一个集绘画、阅览、手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庭院的外立面喷绘也成为了乌塘“荔枝文化、南药文化、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古县文化”等特色文化的宣传窗口。这个庭院,名为“博学苑”,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文化振兴的阵地,承载着乡村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期望,滋养着村民的精神世界。
美丽的庭院一隅
“振兴苑”为致富带头人李忠发的庭院。每到荔枝收获季节,他充分利用自家门前空旷的大棚,经营起荔枝供销中转站,为荔枝产业的流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美丽庭院”建设热潮下,李忠发将自家庭院改造为产业振兴宣传、农技培养、休闲娱乐等多功能集于一体的乡村文化长廊。在门前的荔枝树下,别具一格的“荔枝小讲堂”应运而生。村中那些种植荔枝的“土专家”们常常汇聚于此,为村民们讲述荔枝文化故事和传授荔枝种植技巧。同时利用庭院外的收果大棚设置投影设备为村民提供观影条件。每当夜幕降临,村众纷纷齐聚在幕布前,一起观影、谈天说地,既增进邻里和谐,促进党群关系,也带动了乡风文明。
下一步,乌塘镇将继续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制定乌塘镇党建赋能“美丽庭院”建设评比实施方案,把美丽庭院创建纳入积分制,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通过打造典型村、示范户,让群众干有标杆、学有榜样,为全镇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提供示范带动,实现整村推进、全镇铺开,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庭院美化、村庄清洁和村容整治,把文明新风融入美丽庭院建设当中,以“美丽庭院”为笔,书写岭南乡村生活新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