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海洋大学与上海海洋大学、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在印尼南苏拉威西省望加锡市开展了海洋牧场技术示范建设。本次合作展示了中方在人工鱼礁建设与增殖放流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中印尼在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技术合作,相关研究获得中国外交部和农业农村部亚洲合作基金立项支持。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中印尼海洋牧场建设团队举办了人工鱼礁投放仪式。人工鱼礁投放和鱼苗增殖放流是此次合作的重点任务,广东海大王学锋教授率团队承担了确定放流物种、监测鱼苗健康状况以及确保放流过程科学性和效果的重要任务,在望加锡海域精准放流了4种高经济价值鱼种和2种贝类,共计2万尾鱼和400粒砗磲,不仅促进了渔业资源的恢复与增殖,也为当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标志着中印尼在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合作上的重要进展。
在此期间,中印尼共同举办了海洋牧场建设与增殖放流技术国际研讨会。研讨会上,王学锋教授作主题报告。
此外,项目团队还为印尼的科研人员、学生和环保人士举办了海洋牧场建设技术培训班,广东海大赵力强教授和周洁博士分别以贝类增殖与养殖技术和珊瑚礁调查方法为主题进行了授课。来自印尼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高校的100多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项目团队还在印尼望加锡市SMK Negeri 9中学开展了海洋牧场科普教育活动,广东海大陈宁老师现场讲解了增殖放流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当地社区居民、学生的海洋生态保护意识。
近年来,广东海大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以水产学科内涵式质量提升为契机,落实国家一流专业本科建设点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一贯式培养,将国内与国外研究生一体式培养,将专业人才培养与文化科技交流不断融合。未来,项目团队将以中印尼海洋牧场合作为契机,不断加强双方人才交流培养、海洋牧场建设技术与应用等渔业技术领域的合作。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