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重返母校

2025-01-04 11:3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唐少连

自2008年6月从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毕业后,虽然工作地距离母校不远,但因为种种原因,回母校的次数屈指可数。2024年12月15日,母校将迎来师范教育120周年,当天也将举办首届校友返校日活动。一看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很,便邀约在赤坎居住的同学琴一起返校,重温我们的青葱岁月。

受冷空气影响,返校那天寒气逼人,但浇不灭回校的热情,一大早,我们就带着家人直奔学校。到了学校,才发现比我们早到的校友多得多。

校园里,树木更加葳蕤蓊郁。古榕广场、雷阳书院棂星门、榕亭、百年师范纪念塔、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宿舍楼等,还是熟悉的样子。新增的陶壁《问渠》、博学园、春晖园、慎思园、立德园、笃行园、树人广场……让人百看不厌,心中不免有点懊悔入学时间早了,竟没能赶上这么有特色的校园美景。

我们拿着从东大门签到处领取到的《环校打卡纪念册》,逛校园、入教室、进饭堂、出图书馆、走运动场,看景、看人,边走边打卡印戳,回忆读书时的点点滴滴。学校在稳步发展,变得更美,更有朝气,更有活力了。再回母校,看着校园里到处都是120周年纪念的影子,当年100周年的庆祝活动还恍如昨日。

感动于母校懂得各届学子对母校的眷恋之情,特在师范教育120周年纪念日之际举办首届校友返校日活动,让广大校友能回到母校,搭乘时光穿梭机,重温青春之旅。

感动于母校依然记得已毕业的学子,即使门口设了门禁,也让五湖四海的校友填报资料申领校友卡后,能人脸识别顺畅回校。母校就像一位在原地静静等候的老母亲,永远为外出的子女留着一把开门的钥匙,即使游子归期未定。

感动于母校还晓得众多学子对学校饭堂的思念之情,特别派发用餐券。鹏园、泽园、鸿园的工作人员,用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温热可口饭菜,温暖返校学子那馋了很久很久的“饭堂胃”,开启舌尖上的怀旧之旅。

感动于学校提供学士学位服,让早已毕业的我们再披学位服拍照留念。感动于学校安排篮球、足球友谊赛,让我们重温在运动场挥汗如雨的青春激情岁月。感动于学校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表演活动,安排了精美纪念品,安排专车参观湖光新校区……

在鸿园吃过午饭,阴冷的天终于迎来了太阳。阳光下,盛开的紫荆花更加艳丽多姿。同学琴有事先回家了,我带着家人继续慢悠悠地在校园里闲逛,继续寻找读书时的美好。

树人广场上,挤满了拍照留念的校友,我正准备凑凑热闹,在“欢迎校友回家”的展示牌前打卡时,看到校道对面,邓倩文老师急匆匆往前赶路的身影,试着喊了一声“邓老师”。听到我的呼声,邓老师转身向我们走来,欢迎我们回校,并询问工作、生活近况,也简单介绍了他的情况。

听到邓老师叫出我的名字,莫名的一阵感动涌上心头。因为性格原因,大学四年,默默无闻,既不显山,也不露水。我既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成绩也不是最拔尖的,学生会工作可圈可点处更是不多,实实在在是不属于能让老师能记得住名字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工作平淡无奇,乏善可陈,自觉愧对老师多年的教导,羞于联系老师,毕业后,未曾联系过或见过邓老师。而在我们毕业后,邓老师工作岗位有了几次变动,在学校的学生处工作过,如今是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邓老师每年在学校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学生,接触到的学生成百上千,他却记住了我的名字,而且时隔多年还记得。

佩服邓老师好记性的同时,更是感动于他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关注,邓老师与我们相处的时光一一在脑海中闪现。刚从高中走进大学,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好奇,但一切又都是懵懵懂懂,刚参加工作的邓老师是我们的辅导员。他一腔热情,勤勤恳恳,每天风风火火,步履匆匆,有时骑着一辆赛车,在雷阳区、燕岭区间穿梭,暖心大哥哥般地为我们200多名新生的军训、学习、生活忙碌着。他教我们读书求学的方法,以身示范教导我们为人处世之道,勉励我们珍惜光阴练好基本功,期待我们在大学四年,牢记“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内外兼修,拥有渊博的知识、高雅的志趣、温文尔雅的风度……

毕业多年再返校,为学校的发展而高兴,为学校的精心安排而感动,为老师的高尚师德师风而感动。

祝福母校越办越好,桃李满天下。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创历史新高!
  • 消防车喷出一道“彩虹”
  • 奋力书写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湛江答卷”
  • 霞山观海长廊红树林与海洋科普馆内即将完工 
  • 特色花卉抢抓节日契机出口海外
  • 湛江港集团2024年集装箱量创新高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