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央视播出专题片《对话<蛟龙行动>》,湛江籍知名导演林超贤接受专访。(央视节目视频截图)
2月14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金牌栏目“鲁健访谈”播出专题片《对话<蛟龙行动>》。其中,执导春节档大片《蛟龙行动》的湛江籍知名导演林超贤出镜,接受了央视知名主持人鲁健专访。
据悉,“鲁健访谈”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端人物访谈节目,节目时长约30分钟,由鲁健担任主持人,节目形态为访谈+纪录。
2025年春节档,林超贤将深海核潜艇大战搬上大银幕。在他的导演生涯中这看似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中国电影发展道路上,这是一次勇闯核潜艇题材“无人区”的突破。
【创新】勇敢挑战新题材,从导演到演员都很拼
这就是中国电影人的精神
《蛟龙行动》演员在17米深的水池密闭舱中表演,负重70多斤,还要做各种动作。导演亲自掌机下水拍摄,和演员共同完成各种走位。惊心动魄的水下实拍,成就了惊艳的视觉效果;密集高燃的动作场面,凸显了“深海战场”的硬核较量。《蛟龙行动》让观众重新认识了潜艇对战,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电影人的开创精神和韧性。他们的探索和付出,正在为中国电影“蹚”出一条不断完善的工业化之路
中国此前没有核潜艇这种题材电影的制作经验。“在电影领域,有3件事公认最难拍——小朋友、动物、水。我们以往看的所有核潜艇电影,如果看海底的话,都是黑漆漆的,然后就见到那个潜艇,这样走了”,作为中国第一个试图“拨开”深海之下核潜艇迷雾的导演,林超贤直呼“太难了”!挑战新题材就意味着冒险,但对林超贤而言,重复不叫创作。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第一部核潜艇电影,《蛟龙行动》不单是面向中国观众,也面向全世界观众,“大家必然会把《蛟龙行动》放到同类型电影中比较。所以,这不单是代表我个人,更是代表中国电影。”
在拍摄中,林超贤坚持亲自掌机下水拍摄,他全副武装,抱着摄影机被威亚倒吊起来入水,跟着演员在水下走位。“我一起下去,他们会踏实一点。因为大家是一个团队。”《蛟龙行动》总制片人、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探班时曾多次被打动,“导演、演员们都这么拼命,这就是中国电影人的精神。”
【突破】中国电影题材最多元化、最丰富,创作力最强
正在探索“蹚出”一条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中国电影的题材最多元化、最丰富,创作力也最强。”林超贤认为,如果电影市场变成大家都拍同一个类型,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保持多元化,什么类型都有,这才是最好的。”如何将春节档票房的爆发式增长转化为全年市场动能?如何在电影工业化制作、内容原创力提升及全球影响力拓展上不断突破?中国电影人正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中国电影人当前正在做的事,那就是“蹚路”,为不同类型的影片“蹚出”一条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
春节档期间,电影《蛟龙行动》的票房未达预期,没有像林超贤此前执导的《红海行动》一样实现逆袭,给这次“蹚路”之旅留下了一些“遗憾”。2月14日,电影《蛟龙行动》宣布:将在充分听取广大观众建议的基础上,制作一部特别版,择日再与观众见面。对此,总制片人于冬表示,很多网友和军事专家都给电影提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对创作团队而言,是特别大的鼓励,“我们作为创作者,非常感谢给我们提宝贵意见的观众和网友。我也希望我们认真总结、认真调整,重新再做一个版本。”
据介绍,《蛟龙行动》是林超贤继《红海行动》后,七年磨一剑推出的又一力作。林超贤是祖籍吴川吴阳的知名电影人,他个人执导的大片《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记者注:《红海行动》曾在湛江拍摄取景),叫好又叫座。后来,林超贤和陈凯歌、徐克联手“操刀”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又轰动影坛,并屡获奖项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