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遇见石狗,与遇见小河一样,你除了赞叹或许还会心生疑虑,也就一个校园,竟玩得如此精致!
小河从校门口就开始缠绕,两边绿草铺岸,诗意朦胧,但这美,终抵不过一个半岛文化园的造势。就算你是逐河前行的,到了这里,你也会停下来,甚至会寻一方石凳坐定。
说是文化园,其实不过是一片青草地,几尊石狗散布其中。这些石狗或坐或蹲或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乍一看,它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表情包”。古代雷州人把狗当作自己的图腾来崇拜,所以自古至今石狗就有图腾崇拜的作用,呈祥报喜、守护神灵也是它们的业务范围,现在它们出现在校园里,应该是带着文化的光芒前来的。
一个小土坡,因为这些石狗的存在,就有了文化的底气,有了园的名号。但我们向来喜欢以“石狗”说事,故我们把文化园叫作石狗园。
课余时间,孩子们会把我圈在走廊里。什么基因结构遗传变异都滚一边去,我们说的是远去的昨天、正在努力的今天,还有不可确定的明天,也说了一些与春天有关的事情。孩子们的话题多且毫无章法,一会儿天南一会儿地北,有时我根本插不上嘴,就在旁边看着乐。他们会突然问我问题,深不见底那种,说喜欢看我答不上来的样子。更多时候我会举起双手连连说,真不知道真不知道。有一次,我把举起的双手指向石狗园说,或许它们知道。
它们是指园区里的石狗们。
这些石狗在这里已经有些年头了,它们张望着校道,仿佛在窥探着什么。他们年复一年的心静如水,应该洞悉了人世的所有秘密,却默不作声,就如一位位智者。
审美的最高境界从来都是即刻的,不需要深究,我们的石狗,也戴上了一回智者的桂冠。
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又从这里奔赴四面八方,这里有他们的青春、有他们的晨昏四季还有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石狗见证了多少故事?
如果空下来的时间有足够多,我就会离开教学楼到石狗园小坐。沿途要经过学校的地理园。地理园与石狗园隔河相望。地理园里有沧海桑田有山川河流,还有一个大大的地球仪。地球仪装着整个世界。地理园就在我们的教学楼下,孩子们的眼里都有一个自己的地球仪。
过河要走梅花桩。这处河道较窄,几块石头搁置在小河里,就成了梅花桩。过梅花桩的时候,不须赔尽小心,水不深,就是掉到河里也无大碍,只会惹来一阵笑声。我就有过闭着眼睛走梅花桩的经历。
走在小河里,风吹来,一派清新。风夹杂着校园的气息,有鸡蛋花的淡淡清香,也有竹笋破土的声音。风吹着河面,河面有时动,有时不动,无论动与不动,石狗都在那里等待着我的到来。今天的风,仿佛是昨天的那阵风,也可能是很多日子前的那阵风,千山万水,又吹回来了。
风吹着小河。风,也吹着浮世。
过了河,就到了石狗园。
我在石凳上静坐,我不想打扰谁,包括身边的这些石狗。有时我会俯下身来,看蚂蚁搬家。搬家是蚂蚁的事,我只负责围观,不会参与。
我抚摸着石狗粗糙的表面,感受着它的温度。它不像石头那样冰冷,反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仿佛它是有生命的。我想,这就是文化的温度吧。一个石狗园,不说石头的故事,不说狗的故事。
我踩着由石头生成的梅花桩来,坐在石凳上,与石狗对话。都是石材,不一样的归宿,给我不一样的人生感受。一块普通的石头,绝对没有石狗的排场,它们的出现就无比平凡。一样的一块石头,它不是必然就会遇到能工巧匠,遇到好的创意,遇到一把好的锉刀。或者它的某些纹理,不足以挑逗一个工匠的欲望。而我面前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了狗的身份,贴着文明的标签,在我们的校园里坐着。
我来自雷州乡下,关于童年的大部分记忆,都跟石狗有关。民间的各种祈求都有不同职责的神灵来达成,我面对石狗,我什么都可以交托出去。
就有一次,我望着这些石狗,突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人逐年在朝着孤独靠拢,不着边际的想法越来越多。看《真心英雄》时,里面一名国安人员二十年如一日在做着同一件事情,就是要从碎片细节中寻找真凶。别人问他,你孤独吗?他说,这种感觉肯定有,但孤独这两个字的构成很有意思,你们没有发现吗?“孤独”里有孩子有瓜果有禽兽有虫鸣。我第一次听到别人这样解释“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这是我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时我的导师说过的一句话。
猜不透的事情太多了,很多东西远比石狗复杂。也就在这里,这些石狗让我找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既然猜不透,那我们就坦然面对好了。明白这一点,人生中就可减少几分不切实际的期待。
有时也真羡慕这些石狗,它们只有初心,一如既往地坚持,毫无杂念。这些不正是我们学子所需要的吗?
有时我在经过文化园时,发现就有孩子坐在这里。我不想打扰他们,我作为一个远观者就可以了。他来这里的目的,不一定与我一样。纯粹就是一个简单的经过,刚好走到这里,需要歇息片刻。又或者他在等待一个人。又或者他真的有问题要请教于它们。反正他已出现在这里,坐在我坐过的石凳上。
我知道,在这片校园里,与石狗这般相遇,其实不是偶然,古人不去说了,近人如朱自清先生,他与学校的荷塘相遇,难道只是为了玩赏那些朦胧的月色吗?
一个俗常人看不到石狗的存在,视有若无就走过去了,而我却止步于此,可以想到古朴的造型里的意味深长。我想,能在一日一日的光阴里与石狗如此晤对,无论如何是要格外珍惜的。